穿城
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北穿城乡。《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穿城 “在桃源县北五十里”。
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北穿城乡。《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穿城 “在桃源县北五十里”。
北周建德中置,为叠州治。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二十四里白龙江北岸良种场古城遗址。隋大业三年 (607) 废叠州,县属洮州。唐初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甘肃省迭部县东南。为叠州治。隋属临洮郡。唐废。
即南陵山。在今四川巫山县南隔江一里。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东汉末,张白骑据此。《周书·权景宣传》:西魏大统四年(538),宇文泰自洛阳还,“留景宣守张白坞”。即此。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东汉末张白骑据此,因名。《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同四年
又名武阳渡。即今江西南昌县 (莲塘镇)东南武阳镇。《方舆纪要》 卷84南昌县 “武阳水” 条下: “武阳渡一名辟邪渡。”
三国魏置,属新城郡。治所在今湖北房县西南。西魏废。古县名。三国魏置,治今湖北省房县西南。属新城郡。西魏时废。
亦名龙扶速山。在今四川岳池县东四十里。《舆地纪胜》 卷165广安军: 速山“在岳池县东四十里。按 《唐地理志》: 果州南充郡岳池县有龙扶速山,即此山也”。
1931年2月由平泉县北部及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旗析置,治所在小城子(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同年12月改名宁城设治局。1931年2月由平泉县北部及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旗析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
在今河南汤阴县北五里。《清一统志·彰德府二》: 河亶甲陵,“ 《府志》: 府城西北开元寺后有河亶甲冢,在洹水南”。未知孰是。
又作阻卜九部或达旦九部,辽北境部族,当即蒙元史料所载之克烈部。天赞三年(924),耶律阿保机西征,抵古回鹘城,尽复阻卜诸部。其后时服时叛,至辽统和中始完全征服,分置诸部节度使辖之,统于西北路招讨司。统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昆阳州。治所在那龙城(今云南安宁市西南二十二里县街)。《方舆纪要》卷114三泊县: “望洋、鸣矣、利资三河萦抱县治,是为三泊,下流入于滇池。”清康熙八年(1669)废入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