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妪镇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窦于镇。清同治 《栾城县志》 卷2村镇: 窦妪村 “属守信社,在南赵村西,距城二十五里”。
在河北省栾城县西部。面积57.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窦妪,人口7320。旧名窦妪屯,民国时设窦妪镇。1953年设乡,1958年并入王村公社。1961年析置窦妪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苹果、梨及家禽产量居县之首。有化肥、玻璃、缝纫机配件、建材、棉油等厂。为县西部农贸中心,牲口市场闻名。京广铁路、107国道经此。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窦于镇。清同治 《栾城县志》 卷2村镇: 窦妪村 “属守信社,在南赵村西,距城二十五里”。
在河北省栾城县西部。面积57.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窦妪,人口7320。旧名窦妪屯,民国时设窦妪镇。1953年设乡,1958年并入王村公社。1961年析置窦妪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苹果、梨及家禽产量居县之首。有化肥、玻璃、缝纫机配件、建材、棉油等厂。为县西部农贸中心,牲口市场闻名。京广铁路、107国道经此。
元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阿富汗北部昆都士以南巴格兰。
明洪武初置,属直隶。治所在寿州城内(今安徽寿县)。后废。
在今越南西北部黄连山省境。《明史·沐晟传》: 永乐四年 (1406),“大发兵讨交阯,拜晟征夷左副将军……遂由蒙自径野蒲斩木通道,夺猛烈、掤华诸关隘。舁舟夜出洮水,渡富良江”。《方舆纪要》 卷112安
即阳花场。今四川资阳市东北四十里保和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资阳县“杨化场在县四十里”。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清一统志·安顺府》:阿咱砦“在镇宁州南。明洪武十五年,吴复等攻关索岭,别将顾成克阿咱等山寨”。在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吴复等攻关
一名钱溪。即今安徽贵池市东北九华河。《方舆纪要》 卷27贵池县: 梅根河在 “府东四十五里。其源一出九华山,泻于五溪桥,过黄屯,至府东四十里之斗龙山,沿流至府东五十五里之五埠河口,出太婆山,泻马衙桥,
本兰皋戍,后改为皋兰镇,在今甘肃康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阶州: “本武州,……景福元年更名,治皋兰镇。” 即此。北宋属将利县。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即废开阳县。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罗定市东。旧开阳县地,明洪武中于此置巡检司。
亦作宗噶尔川。即牛心川水。亦即今青海湟中县东之南川河。《宋史· 王厚传》: 崇宁三年(1104) 四月,“厚帅大军次于湟。命 (高) 永年将左军,循宗水而北。别将张诫将右军,出宗谷而南。自将中军趋绥远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宝鼎元年(266),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劫皓庶弟永安侯谦出乌程,“至建业众万余人。丁固、诸葛靓逆之于牛屯,大战,但等败走。获谦,谦自杀”。《资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