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石山
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立石山“在南郑县西南三十里。东连青锉,西接金华”。
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立石山“在南郑县西南三十里。东连青锉,西接金华”。
即今湖南临武县东北汾市乡。《清一统志·桂阳州》: 濆市 “在临武县东三十里”。
①五代周置,属常熟县。即今江苏常熟市北福山镇。明初置巡司于此。嘉靖三十四年 (1555)以倭乱筑堡城,置把总防守。清乾隆十九年 (1754)移海防同知驻此。②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九里福山镇。民国《续
即涪陵郡。治所在涪陵县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延熙十一年 (248),“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芝率军征讨,即枭其渠帅,百姓安堵”。
清雍正八年 (1730) 置,属巩昌府。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乾隆三年 (1738) 改属兰州府。民国初属甘肃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在甘肃省中部,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属白银市。县境被白银市平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辛店镇东。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因祖先封地在吕,尚从其封,故曰吕尚。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史记·齐太公世家》 《集解》: “ 《礼记》 曰:‘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
明南京城门名。即今江苏南京城北之和平门。在钟阜门之东。清改名得胜门。1931年改名和平门。
亦作翠蓝山、呢咕把拉。即今印度洋孟加拉湾东之尼科巴群岛。清谢清高 《海录》: “尼古八当国,在笨支里西岭介中,疆城甚小,土番名耀亚。”
即喀喇乌苏宗。治所在今西藏那曲县。见“那曲县”。
①北魏熙平二年(517)置,治所在饶安县(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元和志》卷18沧州:“以沧海为名。”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所在清池县(今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辖境相当今天津市
1929年11月云南省政府在废道后成立第一(滇西)和第二(滇南)两殖边督办公署。1930年9月省府将公署暂行章程及设立理由转请内政部查办,并转行政院及国民政府,当时中央政治会议议决“暂准执行”。该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