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章水

章水

①一名黟水。即今安徽黟县之漳河。宋淳熙《新安志》 卷5黟县 《水源》: 章水 “出县北十八里章山。东南流二十七里至县界,又东南流五里合横江水。溉田十一顷”。

②又名漳水、漳头水、欠水。在今安徽亳州市南,东南流至涡阳县西北入涡。《水经· 渠水注》: “沙水东南径城父县西南,枝津出焉,俗谓之章水。”

③又名古豫章水、南江。在今江西西南部。即今江西赣江西源。源出赣、粤边境崇义县之聂都山,有南北二源。南源自山南东流,经大余县南,东入南康县境,折而北流入赣县境; 北源自山北东北流至崇义县北,折东南流经上犹县至赣县境,与南源汇合。再东流与贡水合为赣江。《山海经·海内东经》: “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注江”,盖以此为赣江正源。《寰宇记》 卷108虔州赣县: 章水 “源出大庾县界聂都山,从南康县东北流,合西扶、良热等水,流三十里入县郭,与贡水合焉”。

④一名土山水。即今湖北安陆市西南、应城市东北之漳水。《水经·涢水注》: 土山水 “世谓之章水。水出土山,南径随郡平林县故城西。又南流,右入富水。富水又东入于涢”。《清一统志·德安府》: “按,章水本合富水始入涢,自明宏 (弘) 治中,涢水直决而南,遂与章水合流,自此章水不复入富,富水亦不复入涢,而径于汉。”

⑤在今湖南宜章县北。《舆地纪胜》 卷57郴州:大章、小章水 “出王禽山之东,流至县北二十五里合流,至灵石合白清水,至三沌合辽水、长乐水、武水”。《清一统志·郴州一》 引 《县志》: “章水二源,俱出黄岑山,北曰大章水,南曰小章水,东流径县北白石渡,又东南合流而南少东,入广东韶州府乐昌县界。”


又称古豫章水、南江。江西省赣江之西源。源出赣、粤边境大庾岭,东北流经大余、南康市,纳上犹江后至赣州与贡水汇合,称赣江。长216千米,流域面积6639平方千米。支流有上犹江、合江水、杨梅河等。建有油罗口、陡水等水库。流域内钨矿资源丰富。


猜你喜欢

  • 杨家巷

    即今湖南永州市东北杨家巷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零陵县图:县东北有杨家巷。

  • 河纳县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陆凉州。治所在蔡村 (今云南陆良县西南二十六里河纳)。明永乐初废入陆凉州。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南河纳村。属陆凉州。明永乐初废。

  • 广佑寺

    原名清安寺。在今辽宁辽阳市白塔公园处。《清一统志·奉天府》:广佑寺“在辽阳州西门外。有白塔,俗呼白塔寺。本朝天聪九年敕修。康熙二十一年四月驾幸寺,赐袈裟,有御制广佑寺诗。寺周可二三里,门对千山,亦州之

  • 高家堡

    ①即今陕西神木县西南一百里高家堡镇。《清一统志·榆林府二》: 高家堡 “地名飞鸦川。明正统四年巡抚陈镒建,成化中增修。城在平川,周三里有奇,边垣长四十二里,今有都司驻守”。1948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神

  • 百家堡

    在今甘肃环县南。《元和志》卷3庆州马领县:“隋义宁二年于今县治北四十里百家堡置马领县。”《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六月,庆州都督杨文干反,七月,“杨文干袭陷宁州,驱掠吏民出据百家堡”。即此。

  • 黑崖岭

    在今四川綦江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80南平军: 黑崖山 “在军北七十里。石崖峭拔,夷贼李光世败入此山,官兵劲弩逐之,遂平”。

  • 南奇村

    即今河北保定市西北南奇村乡。清 《畿辅舆地全图》: 满城县 “东为奇村铺”。

  • 勾格

    藏语译称异名。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南部。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扎达,为阿里三部之一。17世纪末为西藏地方政府直接管理。

  • 光运寺

    在今广东韶关市西。隋建。俗称五祖寺,然非湖北黄梅之五祖。宋梁靖有《光运寺重建证其照寂大师塔碑记》。

  • 巴加西仁

    又作邦家锡仁。在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为梵语名。原西藏贵族拉鲁之庄园。现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