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河集
即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南索河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汉阳县 (今武汉市汉阳区) 西南有索河。
即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南索河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汉阳县 (今武汉市汉阳区) 西南有索河。
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南麓。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至正二十年(1360)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称帝,国号汉。次年迁都武昌。至正二十三年(1363)与朱元
北宋置,属清江县。即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
一作庞。在今湖南衡阳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 《集解》: 徐广曰: 庞一作宠。《正义》 其地以为 “近长沙、潭、衡之境”。即“庞(1)”。
在今湖南益阳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0益阳县:“龙回滩在县(今益阳市)西南十五里,澬江所经。”
在今北京故宫乾清门内。明永乐十八年(1420) 建,为宫中内廷正殿之一,曾多次焚于火。清重建。为明代及清初皇帝居住并处理政务之处。雍正后移居养心殿,但仍于此处理政务。清 《日下旧闻考》 卷13: “乾
在今湖北崇阳县东。《清一统志·武昌府二》: 黄庭坚读书堂 “在崇阳县东金城山麓。扁曰浩然”。
一作陈疃。即今山东日照市西北五十里陈疃镇(原东陈疃)。明嘉靖《青州府志》卷11:沈疃集“在(日照)县正西七十里”。
清置,属台拱厅。即今贵州台江县东北革东镇。旧有千总、外委驻守。
又名黑玉河。即今新疆和田市和田河西源喀拉喀什河。《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于阗》 引晋高居诲 《使于阗记》: “河源所出,至于阗分为三: 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 因名
自今广东广州至香港九龙止。全长178.6公里。以深圳河为界分为二段,广州至深圳段由清政府借英款独立修筑,深圳至尖沙咀的九龙段,由港英政府修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动工,1911年竣工。自广东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