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笼山
在今福建邵武市东。《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邵武县:“纱笼山在城东数里。群峰攒抱,中一峰独高而直。”
在今福建邵武市东。《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邵武县:“纱笼山在城东数里。群峰攒抱,中一峰独高而直。”
即松潘叠宕威茂州宣抚司的简称。元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松州 (今四川松潘县)。后移治茂州汶川县 (今四川汶川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岷江上游地区。后废。
即习郁池。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晋书·山简传》: “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在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县级) 1934年2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安福、莲花二县析置,驻洋溪 (今江西安福县西南洋溪镇)。1936年裁。
即今福建霞浦县南西洋岛和洋屿。明郑和下西洋经此。
在今甘肃临洮县南洮河西岸。《晋书·刘曜载记》: 东晋太兴三年 (320),刘曜 “进陷安定。(南阳王) 保惧,迁于桑城,氐羌悉从之”。即此。在今甘肃省临洮县西南洮河西岸。十六国前赵光初三年(320年)
1914年改寿昌县置,属湖北江汉道。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1932年直属湖北省。1979年析城区置鄂城市。1983年改设鄂州市。旧县名。1914年改寿昌县置,治今湖北省鄂州市。1960年改设鄂城市,19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北之五华水。《清一统志·嘉应州》:兴安江“自惠州府龙川县流入长乐县南。又东经兴宁县南,又东经州南曰梅溪,又东入潮州府大埔县界。……《长乐县志》:水自崎峻来,源出丫髻, 东流为罗经水,
在今江苏丹阳市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阳县:丁义渎“自金坛白鹤溪分派,导流而北,凡三十五里,溉田数千顷,后废。宋绍熙中复浚治之,岁则大熟,至今赖之”。
窑址在今河北内丘。为唐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器胎质细洁,釉色白润。古窑名。窑址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为唐代著名瓷窑之一。
一名铜鱼城。即今福建同安县治大同镇。《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同安县: 银城 “即今县。……其制东西广,而南北隘,如银锭然,故曰银城。又城南溪有二石,状如鱼,色若铜鼓,亦名铜鱼城”。又称铜鱼城。即今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