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冢集
一名枣子集。即今河南太康县南三十二里老冢镇。明嘉靖《太康县志》卷1《集店》:“老冢集,南三十里。旧名枣子集。”
一名枣子集。即今河南太康县南三十二里老冢镇。明嘉靖《太康县志》卷1《集店》:“老冢集,南三十里。旧名枣子集。”
一作滶头。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水经·沔水注》: “汉水又东历敖头,旧立仓储之所,傍山通道,水陆险凑。魏兴安康县治,有戍,统领流杂。”
金置,属河干县。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北四十里。后废。
即嘉零湖。今西藏申扎县西北格仁错。
在今甘肃靖远县东。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兰州府靖远县图:东北有小红沟,产盐。
为河阳三城之一。北魏太和二十年(496)筑,在今河南孟县南黄河北岸。有二城,置北中郎府领兵戍守, 因名。《魏书·孝庄纪》:永安三年(530)九月,尔朱世隆“据北中城,南逼京邑”。即此。北齐置行台。北周
清康熙三十年(1691)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伊倭齐(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光绪二十年(1894)改置布特哈副都统,徙治嫩江东岸博尔多站(今黑龙江讷河县)。三十一年(1905)裁副都统,
在今江西南昌县南赣江东岸。《陈书·周文育传):陈永定初,周文育击欧阳頠,“分遣老少乘故船舫,沿流俱下,烧豫章郡所立栅,伪退。……文育由间道兼竹,信宿达芊韶”。即此。在今江西省南昌县南、赣江东岸。《资治
亦作亦马剌卫。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巴彦县西北西集镇。后废。即“亦马剌卫”。
一名观音山。在今云南永平县东七十里。《清一统志·永昌府》:地宝藏山“相传诸葛武侯南征,至此迷道,遇一老姥呼犬,从绝境中出,始得路,因建庙祀之,俗名叫狗山”。
古时南海之名,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或泛指南方各族居地,或指一定海域。《尚书·禹贡》:“入于南海”,其确指未详。《诗经·江汉》: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上会稽,祭大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