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化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番州。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南。寻属东衡州。贞观八年(634)废入曲江县。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南。属番州,后改属韶州。贞观八年(634年)废。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番州。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南。寻属东衡州。贞观八年(634)废入曲江县。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南。属番州,后改属韶州。贞观八年(634年)废。
在今山西永和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1永和县: “索陀谷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水流曰索陀川,西合仙芝谷水,入于大河。”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伏虎寺。南宋范成大《吴船录》:蜀村店“十二里龙神堂, 自是涧谷舂淙,林樾雄深”。清嘉庆《四川通志》卷41峨眉县:龙神堂“在伏虎寺左,堂外树石塔,名尊胜幢。《峨眉山志》:宋绍兴
①北魏正光、孝昌间置,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境。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为归州。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光城郡 (治今河南潢川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潢川县东部、南部及光山县南部。隋开皇初废。南朝梁置,治赤石
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西部。现主要建筑仅存大成殿、照壁和东西庑。大成殿高11.2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五代遗物,是国内现存文庙中时代最早的一座。
即赛音诺颜部左翼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古尔班布拉格西北。
在今甘肃武都县西南白龙江畔。《宋史·太宗记》:雍熙三年(986),“阶州福津县有大山飞来,自龙帝峡壅江水逆流,坏民田数百里”。即此。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鹿头山。《新唐书·宪宗纪》: 元和元年 (806),“高崇文及刘辟战于鹿头栅,败之”。即此。
唐光宅元年 (684) 置,属韶州。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寰宇记》 卷161南雄州: 浈昌县“在庾岭下,以水为名”。《方舆纪要》 卷102南雄府“县旧名浈昌,以浈水、昌水合流” 而名。北宋天圣初,避仁
①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州置,治所在南海县 (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东至翁源、龙门、增城、东莞、宝安、深圳等市县; 北至南雄、仁化、乐昌等市县; 西至乳源、英德、怀集、广宁、四会、佛山、
①在今江苏丰县北。《汉书·高帝纪》:“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寰宇记》卷15丰县:大泽“在县北六里”。②即今云南宜良、澄江、呈贡三县间之阳宗海。《水经·温水注》:“温水又西会大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