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英吉沙县

英吉沙县

1913年改英吉沙尔厅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即今新疆英吉沙县。清祁韵士《西域释地》: “英吉谓新,沙尔城也。以新立此城名之。” 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系公格尔山东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属喀什地区。面积 4019 平方千米。人口22.9万。辖1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英吉沙镇。英吉沙是由维吾尔语“英伊沙尔”的音译演变而来,是“新城”之意,因英吉沙城曾屡遭兵燹多次迁地新建。公元1000年喀拉汗国玉苏甫喀迪尔汗在英吉沙县托普洛克乡的木孜鲁克一带新建一座城堡,1009年建成后取名为“英伊沙尔”城。1835年英吉沙城迁今址。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英吉沙直隶厅,属喀什噶尔道。1913年废厅设县。1949年属喀什专区,1955年直属南疆行政区,1956年复属喀什专区。1970年属喀什地区。地处于库山河、依格孜也尔两河的洪积平原,喀拉克山由西向东横贯全县,把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境内海拔高度在 1212~1913 米之间,主要河流库山河和依格孜也尔河,是全县农作物灌溉的主要水源。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是中国色买提杏子主要产地,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以上。主要矿产有煤、石灰石、石膏、水晶、铜、铁、铅等。工业有采矿、电力、水泥、建材等。特色产品有英吉沙小刀、艺术彩陶、印花土布及土特产品色买提杏子、巴达木干果;还是“达瓦孜”民间艺术发祥地。315国道和县乡公路纵横县境。古迹有艾提尕美其特清真寺及代尔瓦孜美其特清真寺。


猜你喜欢

  • 侍郎堰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宋史·河渠志》: “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江道既分,水复湍暴,沙石填委,多成滩碛。岁暮水落,筑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则役工浚治,

  • 姜驿

    即今云南元谋县北八十二里姜驿乡。明置驿。民国初设县佐。集镇名。在云南省元谋县北部、金沙江北岸。姜驿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50。元设姜站,明改站为驿,名姜驿,姜驿之名自此始。意为古驿道上一姜姓驿丞管理的

  • 准 (準) 噶尔部

    一名绰罗斯部。额鲁特四部之一。17世纪20年代后,准噶尔部首领哈喇忽喇及其子巴图尔珲台吉在与和硕特部托辉特斗争中渐占优势,成为厄鲁特四部实际上的盟主。明崇祯十三年 (1640) 厄鲁特和喀尔喀蒙古王公

  • 马邑川

    即灰河。在今山西宁武县南。源出县西管涔山,东流经县南,折北入朔州市界, 至马邑故城南入桑干河。《水经·㶟水注》:马邑川水“出马邑西川,俗谓之磨川矣。盖狄语音讹, 马、磨声相近故尔 其水东

  • 平安侯国

    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桓台县西北。东汉省。西汉封王舜置,治今山东省桓台县东北。东汉废。

  • 中后末旗

    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温都尔乌兰一带。

  • 青陂塘

    在今安徽郎溪县东。《舆地纪胜》 卷24广德军: 青陂塘 “在建平县”。《方舆纪要》 卷29建平县: “青陂塘在县东。周三十里。”

  • 流江水

    即今四川仪陇、营山县境之仪陇河。《寰宇记》 卷139蓬池县: “验江水一名流江水。西来自仪陇县界,东流经县理北,又东南流入良山县。” 流至渠州流江县 (今渠县) 注入渠江。

  • 钱仓寨

    清改钱仓千户所建,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北三十四里钱仓村。

  • 华岩

    在今湖南道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81道州:华岩“有两岩对峙,一明一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