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范县

范县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范城。一说在今河南范县东南张庄乡旧城村。东汉末属东平国。北魏属兖州东平郡。北齐废。

②北魏置,为济州东平郡治。治所在秦城 (今河南范县东南四十里张庄乡旧城村)。以春秋晋范武子姓氏为名。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济州。大业初属济北郡。唐武德二年 (619)为范州治,五年州废,县属济州。贞观八年 (634)改属濮州。天宝初属濮阳郡,乾元初属濮州。北宋仍属濮州。元初属东平府路,至元二年 (1265) 复属濮州。明洪武三年 (1370) 废。寻复置,属东昌府濮州。二十五年 (1392) 圯于河,迁今山东莘县南古城村。清属曹州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改属曹濮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8年迁治今河南范县 (樱桃园村北)。1964年划归河南省。


在河南省东北部、黄河西北岸,与山东省毗邻。属濮阳市。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48.8万。辖2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时为晋范武子士会邑。《孟子·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即此。西汉置范县,治今范县东南与山东省交界处,属东郡。以范武子姓氏为名。三国魏、晋属东平国。北魏属东平郡。北齐县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范县,属济州。大业中属济北郡,移治今范县东南旧范县。唐、宋属濮州。蒙古初属东平路,至元二年(1265年)属濮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因县城毁于河水,范县迁治今山东省莘县南古城。清因之。1914年属东昌道,1926年属曹濮道。1939年属冀鲁豫边区。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6年县人民政府由古城迁至樱桃园村北,即今县城。1964年属河南省安阳专区,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属濮阳市。地处黄卫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黄河流经东南部边缘,金堤河流经北部。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产小麦、玉米、大豆、谷子、花生、芝麻、棉花等。矿产有石油、天然气。有机械、农机、电机、油脂、化工、水泥、电力、针织、印刷、皮革等厂。新范、鹤台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苏佑墓、李先芳墓、闵子骞墓、丹朱墓、榆园军农民起义故址等。


猜你喜欢

  • 焦湖

    一作漅湖。即今安徽中部之巢湖。《寰宇记》卷126庐州巢县: “巢湖在县西南一十五里,自合肥县经过。一名巢湖,一名樵湖。一名焦湖。云巢县陷为湖。” 《陈书·樊毅传》: 太建十一年 (579),“周将梁士

  • 奉圣州

    辽太宗天显十 一年 (936) 改威塞军置,治所在永兴县 (今河北涿鹿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及涿鹿、怀来、宣化、崇礼、张北、沽源、康保、兴和县,北京市延庆县,内蒙古商都县、化德县、太仆寺旗、正蓝

  • 临漳台 (臺)

    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隅登高山巅。《清一统志· 漳州府》: 临漳台 “在龙溪县登高山巅。据溪山最胜处。又半漳台,在登高山半。宋郭祥正诗: ‘危簷飞赤压层丘,见尽临漳一半州’。宋朱子守漳时,于此地讲学,郡守

  • 博关

    一名博陵。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北肖王庄乡西南王菜瓜村西二里。《战国策·齐一》: 张仪说齐王曰,“悉赵涉河关,指博关”。又,同书 《赵策二》: 苏秦曰,“赵涉河漳博关”,皆指此。

  • 汉南山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二十里汉水南。《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汉南山“以在汉之南,故曰汉南山”。《方舆纪要》卷76汉阳县:汉南山“有三峰并峙,一名三山”。

  • 安平县

    ①秦置,属九江郡。西汉初元元年(前48)置为侯国, 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东南六十里洋口、城田一带。东汉永元八年(96)改名平都县。②西汉置,属涿郡,为都尉治。治所即今河北安平县。东汉属安平国。三国魏属博

  • 小衢山

    即今浙江岱山县东北小衢山岛。《方舆纪要》卷91嘉兴府海盐县:衢山“在县东南海中。亦曰大衢山,其相望者曰小衢山”。

  • 菜园沟

    在今山西河曲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菜园沟 “近时贼王嘉允渡河掠菜园沟,即此”。

  • 宝方山

    一名宝胜山。又名资胜山。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南二里。《舆地纪胜》 卷62武冈军: 宝方山 “在济川门外。有岩洞八所,一栖真,二上屏,三太保,四朝阳,五迎阳,六芙蓉,七隐仙,八花乳,龙甲、神像皆滴乳所成”。

  • 清道县

    唐显庆元年 (656) 置,属悉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天授二年 (691) 属静州。天宝元年(742) 属静州郡。乾元元年 (758) 属静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