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
在今浙江象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蒙顶山在 “县西北四十五里,与天台分脉。盘爵耸拔,为邑之望。中平衍,可耕稼”。
在今浙江象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蒙顶山在 “县西北四十五里,与天台分脉。盘爵耸拔,为邑之望。中平衍,可耕稼”。
即吐蕃。《元史·释老传》:元世祖“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此指今西藏。即“吐蕃”。
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明初废入景东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治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属威楚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废。
西魏大统中置,治所在卢氏县(今河南卢氏县)。隋开皇初改为虢州。
①唐南诏改巂州置,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为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复为建昌府,属云南布政司,寻属四川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德昌、米易等县地。二十五年 (
①一名灵隐山。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天竺诸山。《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钱唐县: “武林山,武林水所出。” 周密 《武林旧事》 卷5: 武林山“又名灵隐山,又曰灵苑山,又曰仙居山,有五峰”。当为杭州西群
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卷76兴国州:石榴山“在州西五十里。有石榴山洞,四面险阻,人多避难于此”。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东北。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2:木冈山“在府治东北约百三十余里。巍峨特耸,其顶每罩云雾,必至天气清朗之时方见山形,远望其峰,上与天齐。台湾之山惟此山最高而且大”。
北魏太和四年(480)置, 为修成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南。隋仁寿初改为修成县。古县名。北魏太和四年(480年)置,治今甘肃省成县东南。为修成郡治。北周属广业郡。隋仁寿初改修成县。
北周天和五年(570)改开江郡置,属开州。治所在新浦县(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门镇西北)。建德五年(576)废。北周天和五年(570年)改开江郡置,治新浦县(今重庆开县西南)。属荆州。辖境约当今重庆市开县、
① 一作郢。又称毕郢。商邑。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接泾阳县界。《逸周书 · 大匡解》: “维周王宅程。” 《书序》 曰: “维周王季宅程。” 《续汉书·郡国志》 引 《帝王世纪》: “文王居程,徙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