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宁县

西宁县

①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临汝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崇仁县南六十三里。因西宁水得名。西晋末废。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复置,属巴山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崇仁县。

②东晋成帝时置,属西平郡。治所在今云南富宁县东北。南朝宋后期一度废,南齐复置。南朝梁末废。

③南朝梁、陈时置,属象州。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南。隋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象州。贞观十二年(638)废。

④金置,属秦州。治所在今甘肃会宁县东三十里张城堡。贞祐四年(1216)升为西宁州。金末复为县,属会州。元初移会州治此。至元七年(1270)省入会州。今废址犹存。

⑤明万历五年(1577)置,属罗定州。治所在今广东郁南县南建城镇。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东卷:西宁县,“明万历间罗旁平定,以大冈乡地置县,罗旁之西以宁也”。1914年改为郁南县。

⑥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置,属宣化府。治所即今河北阳原县(西城镇)。1914年改为阳原县。

⑦清雍正二年(1724)置,为西宁府治。治所即今青海西宁市。设西宁镇总兵驻此。民国初为西宁道治。1928年为青海省会。1944年于此置西宁市。1946年迁治鲁沙尔,改名湟中县。


(1)古县名。(1)三国吴太平中分临汝县置,治今江西省崇仁县南。属临川郡。以西宁水得名。西晋末废。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复置,属巴山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入崇仁县。(2)东晋置,治今云南省富宁县东北。属西平郡。南朝宋废。齐复置,后废。(3)隋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南。属始安郡。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象郡。贞观十二年(638年)又废。(4)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甘泉堡置,治今甘肃省会宁县东。属秦州。元废。(2)古旧县名。(1)明万历五年(1577年)置,治今广东省郁南县东南建城镇。属罗定直隶州。1914年因与直隶(今河北)、甘肃两省西宁县同名,更名郁南县。(2)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置,治今河北省阳原县驻地西城镇。属宣化府。因与广东、甘肃两省西宁县重复,1914年更名阳原县。(3)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治今青海省西宁市。为西宁府治。1913年裁府留县。1946年改名湟中县,并迁治塔尔寺(今鲁沙尔镇)。


猜你喜欢

  • 狼虎谷

    又名莱芜谷。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三十里。唐中和四年 (884) 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失败自杀于此。《新唐书·黄巢传》: “巢众仅千人,走保太山。六月,时溥遣将陈景瑜与尚让追战狼虎谷。巢计蹙……乃自刎。” 《

  • 平政山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接海丰县界。《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平政山“在府东百五十里。有平政驿”。

  • 汾阳侯国

    西汉初置,属太原郡。在今山西静乐县西。后改为县。西汉初封靳强为侯国于此,治今山西省静乐县西。后国除为县。

  • 仪征卫

    亦作仪真卫。明洪武中改千户所置,属直隶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仪征县(今江苏仪征市)。后废。

  • 殷城县

    隋开皇初改苞信县置,属光州。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旧唐书·地理志》: “取县东古殷城为名。” 大业初属弋阳郡。唐武德三年为义州治。贞观元年 (627) 属光州。北宋建隆元年 (960) 改为商城县。

  • 高长铺

    在今贵州榕江县西南 (定威水族乡西)。清爱必达 《黔南识略》 卷22古州同知: “又一百一十里为高长汛,土城周一百五十丈,出朗洞达清江之关隘也。”

  • 平湖村

    即今广东宝安县东北平湖镇。清康熙《新安县志》卷3:有平湖墟。

  • 白桑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新都桥镇北下柏桑。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白桑土百户。

  • 八舟江

    在今贵州黎平县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八舟江“在(八舟长官)司南。自府境流经此而入龙里司界, 即新化江也”。明曹学佺《名胜志》:八丹长官司“西南为八舟江,来自黎平府城东北,流入新化江”。

  • 银冶山

    在今浙江诸暨市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2诸暨县 “句乘山” 条下: 银冶山 “相传山有银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