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诸葛城

诸葛城

①在今安徽郎溪县西十里。《明一统志》卷17广德军: 诸葛城 “在建平县西一十里。其中可容数千人。旁有驴城、马城,相去一二里。有井数十。世传以为昔人屯驻之地”。

②在今山东临沂市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33沂州: 中丘城 “或谓之诸葛城。诸葛武侯琅邪人,相传曾居此”。

③在今四川城口县北。《清一统志·太平厅》:诸葛城 “在太平城北城口山下。《旧志》: 有前、中、后三城,左抵紫阳,右通平利。相传蜀汉诸葛武侯屯兵于此。其地有三冈八坪,形势雄峻”。

④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东南。《元和志》 卷32台登县: “诸葛亮故城在县东南三里。亮南征至此所筑。”

⑤在今云南武定县东二里。《方舆纪要》 卷116武定军民府: 诸葛城 “在府东二里。《志》 云,武侯初过大渡河,驻节于此。今故城遗址犹存”。

⑥在今云南宾川县西二里。《方舆纪要》 卷117宾川州: 诸葛城 “在州西二里,虎踞山上。相传为武侯驻兵处”。


(1)村名。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东北部。属白沙埠镇。人口1440。汉末诸葛亮曾居于此,故名。该村为一古城遗址,据《沂州志》记载,此地当时属鲁国,为临沂历史上最早的古城邑之一。西汉临沂县治设此。产小麦、玉米、花生等。有砖瓦、面粉、礼花、鞭炮等厂。农历四月十五洪福寺有庙会。有公路通临沂。古迹有洪福寺。(2)“王僧辩城”的俗称。


猜你喜欢

  • 河东山西道宣慰司

    元初置,属中书省。治所大同路 (治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及内蒙古河套至集宁市一带。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山西等处行中书省,移治所太原府 (今山西太原市)。元置,治大同路(今山西大同市)

  • 茭湖岭

    在今浙江余姚市南。《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茭湖岭 “在县南五十里。山径峭险,亦四明(山) 之别岭也”。

  • 丹江

    ①为巴拉河上源。源出今贵州雷山县南苗岭,北流入清水江。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9丹江通判:“丹江在城西,发源城南高坡上,有泉名大塘,溢而下流,合诸山之水成江,下流合台拱之小江,入于清江。沿江苗人有大丹江

  • 桔柏渡

    亦名桔柏津、桔柏潭。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东北白龙江注入嘉陵江处。《方舆胜览》 卷66利州: 桔柏潭 “在昭化县。今昭化驿有古柏,土人呼桔柏,故以名潭。(唐) 杜甫 《桔柏渡》 诗:青冥寒江渡,驾竹

  • 新城子

    即今辽宁沈阳市北新城子区驻地。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卷8南满铁路车站道里表: 新城子驿 “距虎石台驿七里六”。集镇名。(1)在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新城子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240。明初建长城时在此

  • 七星岭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0宁乡县:七星岭“有七峰插天”。

  • 贪汗山

    即今新疆中部天山东支博格达山。《新唐书·回鹘传下·薛延陀》: 铁勒人 “推契苾哥楞为易勿真莫贺可汗,据贪汗山”。《方舆纪要》 卷65吐鲁番: 贪汗山 “在土鲁番西北百余里。夏有积雪。山之北,旧为铁勒界

  • 浔阳道

    1914年由赣北道改置,属江西省。治九江县 (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约当今江西铜鼓、奉新、安义、永修、星子、都昌、余干、万年、乐平、德兴以北地区 (婺源除外)。1928年废。1914年6月由赣北道改名,

  • 都卢峡

    即弹筝峡。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三关口。《寰宇记》 卷33百泉县: 弹筝峡,“ 《水经注》云: 泾水经都历山,山路之内,常有如弹筝之声,行者闻之歌舞而去”。《新定九域志》 卷3渭州: “弹筝硖,即都

  • 竹邑侯国

    东汉改竹县置,属沛国。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北二十里老符离集。西晋改为竺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