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郡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441) 置,属豳州。治所在赵兴城 (今甘肃宁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县、正宁二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 废。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置,治定安县(今甘肃宁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宁县地。属豳州。西魏属宁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441) 置,属豳州。治所在赵兴城 (今甘肃宁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县、正宁二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 废。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置,治定安县(今甘肃宁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宁县地。属豳州。西魏属宁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唐天宝元年(742)置,属静戎郡。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寰宇记》卷80霸州:“牙利县去州五里。在小聋山上村置。”乾元元年(758)属霸州。后废。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县北。属霸州
辽置,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 引胡峤记: “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辽时筑,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属临潢县。后废。
在今河北东光县西三里。《寰宇记》卷68东光县:“西光城,《隋图经集记》曰:后魏孝昌三年,葛荣略其地,对东光筑城以据之,故名。”清光绪《东光县志》卷1:“按,今邑西虽无城形,而地多冈阜,想即当年遗址。”
①唐开元四年 (716) 改蒲城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以奉祀睿宗陵墓,故名。天祐三年 (906) 改属同州。五代唐还属雍州。后周属京兆府。北宋初属同州,开宝四年 (971) 复名蒲城县。
在今云南云龙县境。明置土巡检司于此。
在今甘肃定西县南。《方舆纪要》卷59安定县:双峪岭在“县南五十里”。
在今山东聊城市西。《魏书· 地形志》:平原郡聊城县有畔城。《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十三年 (417),刘裕伐后秦,“魏兵不能当,一时奔溃,死者相积,临阵斩阿薄干,魏人退还畔城”。即此。在今山东省聊城市
北齐置,治所在固始县(今河南固始县东北)。寻废。
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南白市驿镇。《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白市铺马驿“在府西七十里”。《明史·胡平表传》:崇祯元年(1628),总督张鹤鸣言:平表与奢崇明叛军“连战白市驿”即此。清雍正七年(1729)
①北宋置,属宁陵县。在今河南宁陵县境。②金置,属武亭县。即今陕西武功县东北长宁乡。明改置长宁驿。③亦名长临河。即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临河镇。旧属合肥。清嘉庆《合肥县志》卷3:长宁镇“在城东南五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