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江苏南京市江北浦口大顶山狮子峰下。南朝梁天监年间,萧衍为高僧法定建精舍于此,敕名 “定山寺”。天竺国 (今印度) 高僧达摩也曾在此驻锡,面壁三年。今存达摩岩、面壁处、宴坐石、卓锡泉及明弘治四年 (
隋大业元年 (605) 改敷城县置,属鄜城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鄜城村。后属上郡。唐属坊州。唐末为翟州治。五代梁开平三年 (909) 改名昭化县,为禧州治。后唐同光元年 (923) 复名鄜城县,属
①即今江西黎川县东北五福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五福镇“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为江、闽往来必经之道,置公馆于此。商贾交会,民物辏集,屹为大镇”。②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置,治所在延恩县(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南境)。唐杜佑 《通典·州郡三》: 宥州 “盖以康待宾反于此,亦既克获,赦其余党,遂置此州,以宽宥为名也”。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鄂托克旗、鄂托
即今山东诸城市东之卢水。《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横县:“故山,久台水所出,东南至东武入淮。”注:“师古曰:台音怡。”《水经·潍水注》:“潍水又北右合卢水,即久台水也。”元于钦《齐乘》卷2:“卢一名久台
即今山西高平县北寺庄镇。《清一统志·泽州府》:寺庄镇“在高平县北二十里……有堡”。在山西省高平市北部。面积132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寺庄,人口 3560。因村东有清凉寺得名。1949年
又名雷塘。在今江西宜春市东北。《清一统志·袁州府》: 雷潭 “在宜春县东北五里,秀江至此成潭。旧传龙潜于内,上有峭壁石罅,龙鳞印石成痕,亦名雷塘。唐韩愈有雷塘祷雨文”。
亦名仙井。相传东汉末张道陵所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元和志》 卷33陵州: “陵井者,本沛国张道陵所开,故以陵为号。晋太元中,刺史毛璩乃于东西两山筑城,置主将防卫之。后废陵井,更开狼毒井,今之煮井是也
唐方镇名。天祐三年(906)置,治所在兴州(今陕西略阳县)。后废。唐方镇名。天祐三年(906年)置,治兴州(今陕西略阳县)。后废。
唐开元二十七年 (739) 改霍山县置,属寿州。治所在驺虞城 (即今安徽六安市)。《寰宇记》卷129六安县: “县西二十五里有盛唐山,因为名。”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六安县。唐开元二十七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