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元驿
明置,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通远街。
明置,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通远街。
即今浙江常山县北龙山。《方舆纪要》卷93常山县:严谷山“在县北三十八里。石壁高百余丈, 山胁有洞,流泉不竭。下多严姓, 因名”。
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大历山。《舆地纪胜》卷101德庆州:大力山“在端溪县西”。《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西宁县:大力山“高六百丈,周回二百里。上多产竹木赤籐、南漆,山势雄伟,为西境之望。《旧志》:山在德
指太华、少华。在今陕西华县境。东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即太华、少华二山。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
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1灵石县: 瑞石驿 “在县城东南。有瑞石递运所。……明洪武中置”。明洪武中置,在今山西省灵石县东南。
即今广东高明市 (高明镇) 西南杨梅河。《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高明县: 清泰水在 “县(治今明城镇) 东南十五里。源出皂幕山,东流三十里合黄沙、罗汉诸水,又北流十余里合仓步水。旧以此名县。一名狮
清内蒙古都统旗,隶绥远城将军。本明蒙古俺答汗及其后裔所统土默特部,崇祯五年(1632),其首领博硕克图汗鄂木布及诸台吉率部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编为左、右两翼,各置都统一人领之,同驻归化城(
又称邴。春秋时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在今山东费县东方城镇北。《左传》: 隐公八年 (前715),“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公羊传》、《穀梁传》 作“邴”。《
明洪武六年(1373)置指挥使司。次年升都指挥使司,属西安行都指挥使司。治所在灵藏(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辖境相当今四川西部、青海南部及西藏昌都地区。后废。
一名昆仑塞。西汉置,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敦煌郡广至县: “宜禾都尉治昆仑障。”
在今湖南永州市南百十里。《方舆纪要》卷81零陵县: 鸣水岭 “瀑布飞泉,声闻数里,接全、道二州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