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遂溪县

遂溪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铁杷县置,属海康郡。治所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乾元元年 (758) 属雷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海康县。南宋绍兴十九年 (1149) 复置,仍属雷州,移治今遂溪县。元属雷州路。明属雷州府。民国初属广东高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


在广东省西南、雷州半岛北部。属湛江市。面积2007平方千米。人口99.4万。辖18镇。县人民政府驻遂城镇。清康熙《海康县续志》释遂溪为“溪水合流,民利遂之”。汉属合浦郡徐闻县。南朝梁置扇沙县及椹县,属南合州合浦郡。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增设铁杷县(《舆地纪胜》引《元和郡县志》云:“隋开皇十一年于此置铁杷县,因县西铁杷水为名。”);十八年改椹县为椹川县。大业初椹川县并入扇沙县,属合浦郡。唐初复置椹川县,省扇沙县、椹川县并入铁杷县。天宝元年(742年)改铁杷为遂溪县,属雷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省遂溪县入海康县。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复置遂溪县,属雷州。二十年迁今治。元属雷州路。明、清属雷州府。1914年属高雷道。1920年属广东省。1949年属南路专区,1950年属高雷专区,1952年属粤西行政区,1956年属湛江专区。1959年撤县,与廉江、海康县南渡河北部地区合并为雷北县。1961年恢复遂溪县。1970年属湛江地区,1983年属湛江市。地处雷州半岛北部火山丘陵和台地区。最高点螺岗岭海拔233米。河流短小,有遂溪河、城月河、杨柑河、乐民河。雷州青年运河有大小灌渠三百多条。属北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甘蔗、花生等,是广东产蔗区之一。盛产桉木。西临北部湾,东有五里山港。海洋捕捞业发达,珍珠养殖著名。矿产有泥炭土、石英、瓷土和硫铁、金、钛、铁等。工业有制糖、化肥、水泥、烟酒、陶瓷。207国道、325国道和黎湛铁路经此。纪念地有抗法团练总局旧址潜移书院、遂溪人民抗法纪念碑。


猜你喜欢

  • 洛那国

    即破洛那国。《魏书·西域传》: 洛那国“故大宛国也。都贵山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北卡桑赛。“洛那” 上脱破字。

  • 张桓侯庙

    俗称张飞庙。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城外长江南岸飞凤山麓。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飞死后谥桓侯,故名。明嘉靖《云阳县志》卷上:张桓侯庙“在治江南飞凤山隅。汉末建。元顺帝敕修。国朝重修,嘉靖十八年知县杨鸾、主

  • 景芝镇

    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南五十里景芝镇。明万历七年 (1579) 设莱州通判驻此。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移县丞驻此。在山东省安丘市东南部。面积161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景芝,人口1.8万。

  • 甲子门水

    即今广东陆丰县东南鳌江、流江。《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甲子门水在“县东二百十里。《志》云:县有大陂、龙溪诸水,俱由此入海。海上有大石壁立,上下各有六十甲子字,故名。……明嘉靖中,倭寇广州,败还甲子

  • 桐门

    春秋宋国都城北门。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左传》: 襄公十年 (前563) 六月,楚、郑 “围宋,门于桐门”。春秋宋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南)北门。《左传》襄公十年(前563年):楚、郑围宋,“门于桐门”

  • 明光集

    即今安徽明光市。清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定远县东有明光集。1938年嘉山县迁治于此。1994年改设明光市。

  • 鄯善镇

    ①北魏置,治所在扜泥城 (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魏书·西域传·鄯善》: 世祖时,万度归讨鄯善,“其王真达面缚出降,度归释其缚,留军屯守,与真达诣京师……拜交趾公韩拔为假节、征西将军、领护西戎

  • 旅顺口关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大连市西旅顺口。《明史·地理志》 金州卫: “旅顺口关在南,海运之舟由此登岸,有南、北二城,其北城有中左千户所。”

  • 归化城厅

    清雍正元年(1723)置,属山西大同府(后改属朔平府)。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隅旧城。乾隆六年(1741)升为直隶厅,直属山西省。1912年改为归化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置直隶厅,治今内蒙

  • 柳中

    即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镇。《后汉书·西域传》: 延光二年(123),“乃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将弛刑士五百人,西屯柳中”。即此。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西南鲁克沁。西汉为车师前部地。东汉延光年间为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