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峄山
即邹峄山、峄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 《正义》 引 《国系》 云:“邾峄山亦名邹山,在兖州邹县南三十二里。鲁穆公改 ‘邾’ 作 ‘邹’,其山遂从邑变。”
峄山的古称。
即邹峄山、峄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 《正义》 引 《国系》 云:“邾峄山亦名邹山,在兖州邹县南三十二里。鲁穆公改 ‘邾’ 作 ‘邹’,其山遂从邑变。”
峄山的古称。
即今安徽泾县西南茂林镇。清嘉庆 《泾县志》 卷2: 冠盖乡辖四都有茂林都。民国升为县属镇。1941年初,国民党军在此伏击北上抗日的新四军,制造震惊中外的 “皖南事变”。集镇名。在云南省永善县南部。茂林
即汉献帝墓。在今河南许昌县东张潘村。
辽世宗时置,属怀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辽史·地理志》 显理县: “本显理府人,太祖伐渤海,俘其王大諲譔,迁民于此。” 故名。金废。古县名。辽世宗时置,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金废。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中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达辛其楞南。
东晋义熙六年(410)刘裕筑,在今江苏南京市西秦淮河口。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筑,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秦淮河口。
清置,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三间房。清道光《新疆识略》卷3哈密:三间房卡伦“距城四百六十里”。清末废。
①即今河北丰润县西还乡河支流沙流河。《元史·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上都诸王也先帖木儿、平章秃满迭儿自辽东入,撒敦拒于 “蓟州东流沙河”,即此。②古名汉水、汉川水。即今四川汉源县西北之流沙
①在今河北涞水县东。《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朱克融以卢龙叛,“易州刺史柳公济败幽州兵于白石岭”。即此。②在今广东乐昌市北十五里。又名周山、宝山。唐沈佺期有《自乐昌泝流至白石岭下》诗。(1)
即今浙江瑞安市南之飞云江。源出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南赤木山,东经泰顺、文成二县,于瑞安市东南入海。《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安阳江“在城南。《志》云:其上源有二……合诸山溪之水,流入县境,至陶山南口而
即今北京市平谷县东二十里夏各庄镇。清光绪 《顺天府志》 卷29平谷县: “东南十里夏各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