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蛮夷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十六里朗溪镇。后属思南府。清废。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十六里朗溪镇。后属思南府。清废。
即今碧罗雪山。在云南西北部,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元一统志》丽江路:“西至兰州冰琅山外卢蛮界四百八十里。”
唐方镇名。开元二十一年 (733) 置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司,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经略使之一。开元后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直辖广管诸州县,相当今广东大部分地区,兼领桂管、邕管、容管、安南四管之地。
北魏孝武帝时置,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涪江西岸南坝镇北旧州。《寰宇记》卷84江油县:“取江油水以称邑兼郡”为名。西魏废帝二年(553)于此置龙州及江油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县及江油市部分地。隋开皇三年
即今浙江湖州市南十四里金盖山。《寰宇记》卷94乌程县:何口山“昔曰何山,亦曰金盖山,晋何楷居之修儒业,楷后为吴兴太守,改金盖为何山”。《方舆纪要》卷91乌程县“毗山”条:何山“近郭诸山,何山最为高峻,
即方山。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宋《景定建康志》卷17“方山”条引《丹阳记》载:“形如方印,故曰方山,亦名天印山。”见“方山(2)”。
即今安徽贵池市南秋浦河(贵池河) 西岸高坦乡。清光绪《贵池县志》卷6有高田村。谓“吴氏自宋以来居此”。丁文江 《中华民国新地图》 安徽贵池县南有高坦。
在今湖南浏阳市西北蕉溪乡北。《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渡头市” 条: “焦溪店市在 (浏阳)县北三十里。”
北宋置,属阳安县。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南五十里飞龙乡。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东南部,北濒三都澳。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飞鸾,人口 1090。1958年设飞鸾乡,后改公社。1984年复乡
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东北莲花镇。民国《黑龙江志稿》 望奎县图: 东北有莲花镇。(1)在辽宁省开原市北部。面积169.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孤榆树,人口1050。1961年置莲花公社,19
亦名大西沟。清乾隆十九年 (1754)所设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北大西沟。光绪 《山西通志》 卷44: 戛鲁第卡伦“在 (归化) 城西二百里。……当在 (萨拉齐) 厅东北大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