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渠镇
清置,属郿县。即今陕西眉县东南金渠镇。
在陕西省眉县西北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金渠镇,人口 4120。镇以驻地名。元代金姓重疏“宁戚渠”,故名。清雍正年间曾建镇。1949年设金渠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烤烟,盛产辣椒、苹果。有酿酒业、综合加工、机瓦、造纸等厂。眉县太白酒厂和渭河玻璃厂驻此。有公路西接310国道。古迹有齐宰相宁戚墓、宰相城遗址、元将歹王墓。
清置,属郿县。即今陕西眉县东南金渠镇。
在陕西省眉县西北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金渠镇,人口 4120。镇以驻地名。元代金姓重疏“宁戚渠”,故名。清雍正年间曾建镇。1949年设金渠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烤烟,盛产辣椒、苹果。有酿酒业、综合加工、机瓦、造纸等厂。眉县太白酒厂和渭河玻璃厂驻此。有公路西接310国道。古迹有齐宰相宁戚墓、宰相城遗址、元将歹王墓。
在今河南濮阳县南,黄河北岸。清属开州,有州判驻此,兼理河工。
①即翁洲。指今浙江东部舟山岛。宋 《乾道四明图经》 卷7昌国县: 翁山 “一名翁洲。在县东二十五里。《十道四蕃志》 云: 徐堰王居处,城基犹存”。②亦名灵池山。在今广东翁源县东北。明嘉靖《翁源县志》:
指今四川奉节县东至湖北宜昌市西长江三峡之山。《寰宇记》卷148奉节县:三峡山“谓西峡、巫峡、归峡。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清猿三声泪沾裳。即禹疏以导江也,绝峻万仞,瞥见阳光,不分云雨”。
又作蒲峪、扶余。金置,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东北金城乡古城村。因地当古扶余国而得名。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东、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和黑河、伊春市北部,外兴安岭 (今俄罗
古玄水。即今河北卢龙县东北青龙河。为滦河支流。《清一统志·永平府一》:白沟河“源出阳山之阴,绕城东北,西流入青龙河”。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化三年 (900) 升桂管都防御观察招讨处置等使置,治所在桂州 (今广西桂林市)。北宋初废。唐、五代方镇名。光化三年(900年)升桂管经略使置,治桂州(今广西桂林市)。北宋初废。
在今陕西旬邑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4三水县: 官家洞 “峭壁三百尺,下临汃水,高下各数十窟,可容数百人。中有二井,盖避兵之险绝者,沿川上下数十里,处处有之,惟官家洞为最著”。
即浪弥州。 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 汉源等县境。
元置,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境。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长官司。
1942年由临河县析置,属绥远省。治所在三道桥(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三道桥镇)。1953年改为杭锦后旗。旧县名。1942年由临河县西部三、四两区析置。治三道桥(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三道桥)。1953年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