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关
明置,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 铜鼓关 “在府西北。《志》 云,石阡司与思南府蛮夷司接界处”。
明置,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 铜鼓关 “在府西北。《志》 云,石阡司与思南府蛮夷司接界处”。
在今湖北鄂州市东南。清康熙 《武昌县志》 卷2: 武昌镇 “县东南六里。古昌乐院旧址。今废”。
又名金山。即我国新疆北部与蒙古国间之阿尔泰山脉。《后汉书·耿夔传》: 永元三年 (91),耿夔伐北匈奴,“将精骑八百,出居延塞,直奔北单于延,于金微山斩阏氏、名王以下五千余级”。即此。古山名。即今新疆
①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大明山“在县西三十五里。亦曰留明山。高绝千仞,群峰罗列,涧水环绕,石磴萦纡,称为峻险”。②即大名山。又名镆鎁山。即今广西武鸣县东北大明山,与马山、上林接
唐置,属武峨州。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南部。后废。
即今湖南泸溪县西南二十里洗溪镇。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明置,属义宁县。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东南杨梅村。《清一统志·桂林府一》:杨梅关“在义宁县东十五里,接临桂县界。山势崎岖,中通一路,为义宁县之门户”。
①在今河北武安市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九年(204),“攻邺,为土山、地道。武安长尹楷屯毛城,通上党粮道”。即此。②在今河南新蔡县西。《资治通鉴》:南朝梁大通二年(528),“改魏郢州为北
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北沙门村。《方舆纪要》 卷47延津县: 香台关 “在县北。地名沙门镇,有巡检司”。
即今山西陵川县南夺火乡。《清一统志·泽州府》“路城镇”条下:“其西有夺火镇。”
在今越南莱州省黑河以北的勐蚌。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雍正四年 (1726) 设掌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