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苴咩城

阳苴咩城

又作羊苴咩城,简称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一带。唐广德二年(764)阁罗凤创筑,大历十四年(779)异牟寻迁都于此。后又称西京、中都。五代时,长和、天兴、义宁政权皆建都于此。宋时大理亦都此,又称大理城、紫城、皇都。至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率师平大理,为都历时四百八十九年。《方舆纪要》卷117引《云南纪》:“羊苴咩城在点苍山中峰下,即古楪榆城也,蛮语讹为羊苴咩,亦曰阳苴咩城,南去太和城十余里。”《滇海虞衡志》卷7:“羊于滇中为盛,故太和古城曰羊苴咩城,苴者幼也,咩者幼羊呼母之声也。”意即羔羊城。《新纂云南通志》卷68白文考:“南诏有城曰羊苴芈,意滇在战国时属楚,楚之祖鬻熊为芈姓,故谓之芈熊,名城之意,或以此欤。”向达《蛮书校注》卷5认为:苴咩城者,王城也京城之意也,苴咩前冠以阳或羊字,疑为尊称, 阳苴咩城译以汉言,或即神京也。王元辅《“阳苴咩城”小释》认为系南诏时的民族语即古白语,“咩”为太阳,“苴”为俊,意即美丽的太阳城。(《地名集刊》1984年第2期)王叔武《大理行记校注》认为系彝语,苴咩城即王城。该城西倚点苍山,东临洱海,只有南北两道城墙。方围十五里,南北两道城门遥遥相对,中间为通衢大道相连,城内有五华楼,城边有三塔寺。其外又有龙口、龙尾二城,扼苍山、洱海间,形势险固。北城墙在今大理城北面,遗址犹存。


即“羊苴咩城”。


猜你喜欢

  • 童家坊镇

    即今江西玉山县西北童坊乡。《清一统志·广信府二》: 童家坊“在玉山县西北六十里。地接徽、饶”。

  • 国

    一作画国。 商代方国。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 《甲骨文合集》28319: “戊王其田于擒大狐。”即此。

  • 叶榆泽

    即今洱海。在云南西部,大理市东。汉至南朝称叶榆泽。《汉书·地理志》 叶榆县:“叶榆泽在东。”

  • 流沙城

    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南一百零四里流沙村。《清一统志·广东》: 海安营 “千总二员,一驻本营,一防流沙汛”。即今广东省雷州市西南流沙。清时设海安营千总驻防。

  • 老鸦口

    在今四川城口县东北北屏乡。清道光《城口厅志》卷3:老鸦口“在厅北七保,七十里。通陕西兴安府要路”。

  • 版岩镇

    即今陕西山阳县西南七十里板岩乡。清雍正 《陕西通志》 卷17引 《山阳县志》: 版岩寨“岩三面如削,一面小路可登”。

  • 断藤峡

    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大藤峡。《明史·王守仁传》: 嘉靖年间,率军镇压断藤峡瑶民起义,“断藤峡瑶 ‘贼’,上连八寨,下通仙台、花相诸洞蛮,盘亘三百余里。……伺 ‘贼’ 不备,进破牛肠、六寺等十余寨,峡 ‘

  • 东满总省

    1943年10月由牡丹江、东安、间岛三省合并改置,公署驻牡丹江市(今黑龙江牡丹江市)。1945年6月裁撤,改设东满省(包括牡丹江、东安二省)和间岛省。8月废。

  • 苏密城

    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八里辉发河南。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4:苏密城“(吉林)城西南三百余里。周六里,东西二门。内有子城,周四里。址尚存。近城十余里间,四面皆有小古城”。据传此古城址,为渤海中京显德府治;实

  • 康郎山

    又名康山。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北鄱阳湖中。《寰宇记》 卷107饶州余干县: 康郎山 “在县西北八十里鄱阳湖中。云康氏所居。又名抗浪山,谓能抗风涛也”。《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康郎山 “国初大兵与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