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阴山

阴山

①即今内蒙古河套西北之阴山山脉。《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筑长城, 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汉书·匈奴传》 载侯应言:“臣闻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 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其西段古称阳山、狼山(兰山),东段又称青山(大青山、大斤山)。

②在今福建泰宁县东。《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泰宁县:阴山在“县东二十里。一名应山,盘礴十余里”。

③在今山东青岛市崂山区东南。《寰宇记》卷20即墨县: 阴山“上有石池,深三寸, 旱不减,雨不涨,冬夏清澈, 曾无滓秽。池东石上有马蹄迹。又有五石人,广数围,高一丈。古老相传云:秦始皇幸琅邪, 因至牢盛山望蓬莱,盖立马于此。又遣石人驱牢山不得,遂立于此。石人诸山往往有之”。

④一名殷山畈。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六十里。《陈书·周炅传》:太建五年(573)定州刺史田龙升叛入于齐,“高景安于水陵、阴山为其声援”。即此。《隋书·地理志》:麻城县有阴山。

⑤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6嘉鱼县:阴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产茶”。

⑥在今湖南攸县境。《清一统志·长沙府二》“阴山故城”条下引《元和志》:阴山县“以县东一百二十里阴山为名”。

⑦今新疆天山之别称。唐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侧闻阴山胡儿语,西海热海水如煮”,即指指此。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不剌之南有阴山,东西千里,南北二百里。其山之顶有圆池,周围七八十里许。”元《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八月二十七抵阴山后,回纥郊迎至小城北,酋长设葡萄酒及各果大饼浑葱,裂波斯布人一尺, 乃言曰:此阴山,前三百里和州也。”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往东伸展至河北省西北部。东西走向。自西向东包括狼山、乌拉山、大青山、灰腾梁山、凉城山、桦山、大马群山。长约 1200 千米,海拔 1500~2000 米。最高峰呼和巴什格山(2364 米),在狼山西部。古老断块山,南侧断崖陡峭,北坡较平缓。吴公坝、昆都仑沟等垭口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富煤、铁等矿。是中国北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南北两侧的景观和农业生产差异显著。狭义的阴山指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北的大青山。《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即此。


猜你喜欢

  • 龙支堡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资治通鉴》:东晋隆安二年(398),南凉秃发乌孤“进击(梁)饥,大破之。饥退屯龙支堡”。即此。北魏于此置金城县,西魏改名龙支县。在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

  • 建昌打冲河中前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巴汝乡西南雅砻江东岸打罗村。后废。

  • 城月墟

    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城月镇。明万历 《雷州府志》 卷4遂溪县: 城月墟在 “县西南,坡月驿边”。清道光 《遂溪县志》 卷4: 城月墟在 “县南七十里”。

  • 公俄

    在今贵州石阡县东。元时为杨溪公俄等处长官司辖地。

  • 奇村隘

    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清一统志·太平府》 “武德隘” 条: 奇村隘 “与越南交界,有兵防守”。

  • 嘉顺汛

    清置,属怀远营。在今四川冕宁县西南。设千总驻防。

  • 崇岗镇

    在今甘肃合水县西北。《资治通鉴》: 唐武德五年 (622) 八月,突厥寇原州,陷大震关。九月,“宇文歆邀突厥于崇岗镇,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即此。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中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2.2

  • 仆射山

    又名胥山、庙诸山。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四十里闾江口内。汉仆射刘昌葬此,故名。今讹为白石山。

  • 盈州

    金承安三年 (1198) 升宝坻县置,属大兴府。治所即今天津市宝坻县。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宝坻县、武宁县及河北香河县地。寻废。金承安三年(1198年)升宝坻县置,治今天津市宝坻区。寻复降为宝坻县。

  • 亭子坝

    即今贵州仁怀县治中枢镇。清雍正九年(1731) 仁怀县徙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