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镇
①清置,属郿县。即今陕西眉县东南青化乡。
②即今陕西周至县西青化乡。明崇祯七年(1634) 十月,高迎祥率农民起义军活动于此。
在四川省万源市中部。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青花,人口 8000。清代兴集。古时其地风景优美,有“清溪柳浪”之称,故名。1950年置青花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4年置镇。有煤、铁等矿。产茶叶、油菜籽、油桐、核桃、香菇、木耳。有钢铁、采煤、农机修配等业。为全国富硒茶的主产地。襄渝铁路、汉渝公路经此。
①清置,属郿县。即今陕西眉县东南青化乡。
②即今陕西周至县西青化乡。明崇祯七年(1634) 十月,高迎祥率农民起义军活动于此。
在四川省万源市中部。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青花,人口 8000。清代兴集。古时其地风景优美,有“清溪柳浪”之称,故名。1950年置青花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4年置镇。有煤、铁等矿。产茶叶、油菜籽、油桐、核桃、香菇、木耳。有钢铁、采煤、农机修配等业。为全国富硒茶的主产地。襄渝铁路、汉渝公路经此。
即王家渡。今湖南炎陵县西南二十五里王家渡镇。
即大蕃。指西藏或藏族聚居地区。敦煌文书(《敦煌石室真迹录》卷丙)中有“大番故墩煌郡莫高窟阶处士公修功德记”。
清置,属安南县。在今贵州晴隆县南四十里。旧有外委驻守。
即扬武峪口堡。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二十五里阳武村。
①唐武德中置,治所在义泉县(今贵州湄潭县)。贞观十六年(642)废。②唐贞观十一年(637)改智州置,治所在南流县(今广西玉林市)。《旧唐书·地理志》:牢州“以牢石为名”。后废。乾封三年(668)复置
①西汉置,属右扶风。治所即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招贤镇。西晋废。②西魏改汧阴县置,为陇东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十六里。北周明帝二年(558)迁治今陇县城。大象二年(580)复名汧阴县。古县名。(1)西汉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寰宇记》 卷93引 《吴越春秋》: “秦徙大越鸟语人置之朁。” 即此。
①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水经·沔水注》:“湖中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谓之三山湖。”又引杨泉《五湖赋》曰:“大雷小雷,湍波相逐。”②即今浙江奉化市西南大雷山。《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大雷山在“县西
北宋置,属乐昌县。即今广东乐昌市东北横坑。北宋属乐昌县,在今广东省乐昌市东北横坑。
在今云南玉溪市西。《清一统志·澂江府》:中古城“在新兴州西二里。《州志》:元时梁王筑以备兵,遗址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