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骑田岭

骑田岭

五岭之一。在今湖南省东南部郴县、宜章县间。秦名阳山,汉晋以来又有上岭山、客岭山( 《续汉书·郡国志》)、黄箱山 ( 《寰宇记》)、腊岭(《太平御览》 引 《太康记》、《通典》)、黄岑山 (《水经注》、《寰宇记》) 等名。最高峰海拔1510米。《水经·耒水注》: “ (黄岑) 山则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 东汉建初八年 (83),大司农郑弘曾开此岭,以便交趾七郡贡献转运。


在湖南省南部宜章县和郴州市间。南岭组成部分。秦名阳山,汉晋以来曾名客岭山、黄箱山、腊岭、桂阳岭、黄岑山、摺岭等。主要由花岗岩构成,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二尖峰(在宜章县西北),海拔1654米。湘江支流耒水和北江西源武水的分水岭。植被以松、杉、楠竹、油茶为主,山顶多灌木林。秦始皇时,南有五岭之戌,此即五岭中的第二岭。东汉建初八年(83年),大司农郑弘曾开此岭,以便交趾七郡贡献转运。东侧谷地自古为湘、粤交通要道,京广铁路经此。


猜你喜欢

  • 牙门戍

    在今湖北钟祥市。《元和志》卷21长寿县:“县城,本古之石城,背山临汉水,吴于此置牙门戍城。”

  • 宾陀罗国

    亦作宾同陇、宾头狼、宾童龙。今越南中部南境之蕃浪。《宋史·外国五》: “占城国在中国之西南。……泛海南去三佛齐五日程。陆行至宾陀罗国一月程,其国隶占城焉。”

  • 仲山

    一作中山。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跨淳化县界。《汉书·郊祀志》:汾阴得鼎,“迎鼎至甘泉,……至中山”。颜师古注:“中读曰仲,即今云阳之中山也。”《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引《泾阳县志》:“仲山在县西北七十里

  • 浝水

    在今河南济源市境。《清一统志 · 怀庆府一》: 浝水 “源出济源县西北四十里,绕城北而东合溴河。……按: 刘漪 《浝水论》 云,浝水出莽山,经勋掌村东里许,分为二,……其一东流抵北石村西,又东南至石露

  • 大潘庄

    即今河北南宫市东二十五里大潘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南宫县图:东有大潘庄。

  • 田家口

    即今山东临邑县西南田口乡。清同治《临邑县志》卷2:田家口在“城西南,距城四十里”。

  • 晋江县

    唐开元八年 (720) 分南安县东部置,为泉州治。治所即今福建泉州市。《元和志》 卷29泉州: “在晋江之北,因名。” 天宝元年 (742) 为清源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泉州治。元为泉州路治

  • 五子山

    又名五华山、京兆山。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北五十里。《寰宇记》卷84武连县:五子山“在县北七十三里。西自龙州界,迤逦斜连马阁山顶,其山至此,特起五峰,雁行相次,高五百丈,因名五子山”。《方舆纪要》卷68剑州

  • 香炉囤

    在今贵州石阡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22石阡府: 香炉囤 “平地高二十丈,可容五百人,避苗 ‘寇’ 者,倚此为险”。

  • 虞磨市

    即虞塘市之讹。今湖南湘乡市西南虞塘镇。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