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浙江天台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2台州:九折峰“在天台县东北三十里。僧智宴坐立道场处。孙绰赋所谓‘既克济于九折,路威夷而修通’也”。
商汤时期三个都城南亳、北亳、西亳的合称。南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北亳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西亳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一说有东亳(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西北)而无北亳。
旧名北垂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茅山。《寰宇记》卷90升州句容县:“良常山在小茅峰之北垂,始皇登此叹曰:巡守之乐,莫过于山海;自今以往, 良为常也。因名。”
一名鲸背桥。在今河南安阳市北四里安阳河上。《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开运二年(942),“王师与契丹相拒于相州安阳河上。……是夜,张从恩引军退保黎阳,唯留五百人守安阳河桥”。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安阳河
即今河北藁城市东南四十二里贾市庄镇。清康熙 《藁城县志》 图: 东南有贾庄。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藁城县图: 东南有贾市庄。
北宋置,属庐江县。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五十里罗河镇。清为罗昌市。在四川省高县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罗场,人口 2400。以姓氏得名。1949年为四维乡,1958年改公社,19
在今广东封开县北。《方舆纪要》卷101封川县:石砚山砦,“瑶寨也。正德中,封川之石砚、大和、鸡峒山瑶,纠合开建大玉、小玉、大台,贺县峒金、上峒、下峒等巢,封川归仁、文德二乡,大滑脑、洪秋、南吉、大贺、
北宋为故县镇。即今四川岳池县北四十里顾县镇。光绪 《岳池县志》 卷 3: 顾县场 “离城四十里”。唐万岁通天二年 (697) 置岳池县于此。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置,属马营堡。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8马营堡:仓上堡“在马营东南。旧为蓄聚之所,因名。……四面皆鸟道相通,贼从马营犯云州,此其首冲也”。
北宋初置,属宁德县。即今福建宁德市东北三屿。元丰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