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峣山

高峣山

在今云南昆明市西南碧鸡山右,与碧鸡山相望。《清一统志·云南府》 引 《府志》: “以山形似秦峣关,故名。” 下有明杨慎别业。


猜你喜欢

  • 云霄站

    元置,即今福建云霄县。

  • 旬河

    旧称洵河,又称涧河。《水经注·沔水》:“旬水东南注汉,谓之旬口。”汉水上游支流。在陕西省南部。源出宁陕县北、秦岭南麓纱罗幛。南流经镇安县,到旬阳县两河关纳乾佑河,在旬阳县城入汉水。长219千米,流域面

  • 福建道宣慰司

    元大德元年 (1297) 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福州路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至正十六年 (1356) 改置福建行中书省。元大德元年(1297年)改泉州行中书省置,治福州路(治今福建福州

  • 自鸣山

    一名神山,亦名鸣山。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五十里。《舆地纪胜》卷21信州:自鸣山,“《旧经》云:上有湖,中有藤围丈余, 上干云霄,枝叶四垂。天欲雨则水涌有声,故名自鸣山”。《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贵溪县:自

  • 梧桐陂

    又名梧桐湖。在今安徽淮北市东北梧桐村附近。《水经·睢水注》: “睢水又左合白沟水,水上承梧桐陂,陂侧有梧桐山。” 会贞按: “梧桐陂在梧桐山侧,则陂盖取山为名。”

  • 忻县

    1912年改忻州置,属山西雁门道。治所即今山西忻州市。1928年直属山西省。1983年改设忻州市。旧县名。1912年由忻州改置,治今山西省忻州市。1983年撤销,改设忻州市。

  • 东盛涌

    清光绪七年(1881)建屯,即今吉林龙井市东北东盛涌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延吉县:“县属东盛涌,距县市二十余里,龙井村十五里。”

  • 那礼部

    唐室韦诸部落之一。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南雅鲁河。《新唐书·室韦传》:塞曷支部“益东有和解部、乌罗护部、那礼部”。

  • 杂隅

    又作杂瑜。即察隅。今西藏察隅县。清末《西南野人山归流记》所附《程凤翔杂隅详情禀》称:“夫桑昂为东南第一重镇,而杂隅实商务第一关键,沿江六百余里,重关叠险,天堑实多,诚有得之则可以自固,失之则不能自守之

  • 林北县

    1940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原林县分置,治任村镇 (今河南林州市北任村镇)。1946年与林南县合并,复置林县,县治任村镇。旧县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河南省林县北部析置。以位县北得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