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平集

高平集

即今河南滑县东南高平镇。民国 《重修滑县志》 卷6: “高平集,距城六十里。”


猜你喜欢

  • 平渡驿

    亦作平度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一百八十里平驿乡。《方舆纪要》卷73江油县:平渡驿“旧在县北五十里,接龙安府界,亦曰西平驿”。

  • 歇武土司

    清末分竹节族置,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南歇武乡。

  • 溪沟

    在今云南祥云县西三里。《方舆纪要》 卷117云南县: 溪沟 “源出宝泉山,东流入定边县界。夹溪十里多花卉,亦名万花溪”。

  • 普光寺镇

    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北普光乡。清光绪《东乡县志》 卷1: 普光寺场 “去县治一百里”。

  • 拉则喀曼定

    又作拉则卡门定。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北三十四里处。藏语意为山顶房屋。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海光寺

    在今天津市和平区西部。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建普陀寺。五十八年 (1719) 易名海光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海光寺毁于炮火。

  • 大阳江

    ①亦名清溪江。在今湖南东安县南。《元丰九域志》卷6东安县:“有大小阳江。”《清一统志·永州府一》:大阳江“源出县西舜峰万山间,亦曰阳江,奔汛东注,合众水径县城(今紫溪市镇)南,又东流四十余里入湘”。②

  • 江门

    即今广东江门市。旧属新会县,清设江门汛。乾隆十九年(1754)移县丞驻此。光绪二十八年(1902)始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31年新会县移治江门。1949年12月设江门市。即今广东省江门市。清设有水师千

  • 十三刺史部

    汉元封五年(前106),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境内为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与交趾、朔方十三区,各置刺史一人,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亦称“十三州”。至征(

  • 勿谷寨土司

    清同治间置,属南坪营。在今四川南坪县南勿角乡。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