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苑县

高苑县

①三国魏置,属乐安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西晋属乐安国。北魏废。

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会城县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唐属淄州。北宋景德三年 (1006)改为宣化军,熙宁三年(1070)废军为县,仍属淄州。元改属益都路。明属青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8年与青城县合并为高青县。


古旧县名。“苑”又作“菀”。西汉置,治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苑城镇,属千乘郡。东汉属乐安国。三国魏为乐安郡治。西晋为乐安国治。南朝宋废。隋大业三年(607年)以会城县改名高苑县,治今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属齐郡。唐属淄州。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改置为宣化军,熙宁三年(1070年)复废军为县,属淄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改属益都路。明、清属青州府。1948年与青城县合并,改设高青县。


猜你喜欢

  • 思邛山

    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梵净山。《寰宇记》 卷122思州思王县: “思邛山在县东南,连思邛水。”

  • 石楼城

    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舆地纪胜》卷76复州:石楼城,“《晏公类要》:在州西十五里”。《清一统志·汉阳府一》:石楼城“在沔阳州西十五里。《县志》:三阳府侧有故小城,即石楼城”。

  • 昭阳侯国

    西汉元始五年 (公元5年) 置,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东汉属零陵郡。三国吴改昭阳县。东汉时置,治今湖南省邵东县东。三国吴时国除,改为昭阳县。

  • 排波暗沙

    在我国南海诸岛的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西南部边缘。东距波洑暗沙7.5海里,西距果淀暗沙3.5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排波暗沙。

  • 阳谷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春秋》:僖公三年(前657),“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国语·齐语》:桓公“大朝诸侯于阳谷”。皆此。

  • 隆虑县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封周灶为隆虑侯。景帝中元元年 (前149) 改为县,属河内郡。治所即今河南林州市。《汉书·地理志》 注引应劭曰: “隆虑山在北。” 《水经·淇水注》: “县因山以取名。”

  • 兔耳山

    在今河北抚宁县西十里。《明一统志》 卷5永平府: 兔耳山 “双峰尖耸,状类兔耳”。因名。《金史·太宗纪》: 天会元年 (1123),张觉据平州归宋,金将 “阇母及张觉战于兔耳山,阇母败绩”。即此。古山

  • 铅厂

    即今江西崇义县南四十五里铅厂镇。明正德十四年 (1519) 置巡司于此。集镇名。在云南省巧家县东部。铅厂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30。因清光绪年间在此办铅锌矿得名。产马铃薯、麦类、豆类等。为绵羊主产区。

  • 贯保砦

    北宋元丰三年 (1080) 置,属沅州。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北三十里贯保渡。六年(1083) 属诚州。

  • 金兜堡

    北宋置,属陇州。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四十里。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