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湖北宜城市西北小河镇。当潼口河入汉江处。清同治《宜城县志》卷2:“小河口,在县北三十里。……京省通衢,商旅辐辏,今县市之一 。”
相当今广西临桂县南之相思江。《水经·漓水注》: “漓水又南,右会洛溪。溪水出永丰县西北洛溪山,东流径其县北。县本苍梧之北乡,孙皓割以为县。洛溪水又东南径始安县而东注漓水。” 《清一统志·桂林府一》:
在今四川云阳县西。明嘉靖《云阳县志》卷上:巴阳水驿在“县西五十里”。《清一统志·夔州府二》:巴阳驿“在云阳西六十里。一名小彭驿。以彭溪为名”。
北周置,在今山西绛县北绛水流域。北周置,在今山西省绛县北。因绛水得名。
一名福临堡。即今湖北麻城市北六十四里福田河镇。民国 《湖北通志》 卷73 《兵事》: 清同治二年 (1863) 二月, 陈大㵙 “破余际昌军, 绕光山,入麻城。甲午,屯福田河”。
在今吉林蛟河市南。民国魏声龢 《鸡林旧闻录》: 桦甸县 “北有桦皮甸子地名,因以为县”。
北魏置,治所在左南乡县(今河南淅川县南)。西魏改名秀山郡。
北宋置,属邵武县。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水口寨。明洪武二年(1369)置巡司于此。
亦作恩阳渡。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南六十里恩阳镇。为通仪陇县孔道。清道光 《保宁府志》 卷10巴州: 恩阳渡 “在州西六十里”。
春秋晋邑。在今河北赵县西北轮城。《左传》:哀公四年 (前491),齐 “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杜注: “八邑,晋地。栾在赵国平棘县西北。”古邑名。春秋晋邑。即今河北省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