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地沟
即今陕西府谷县东北麻镇。清置巡司于此。民国初改为县佐。
即今陕西府谷县东北麻镇。清置巡司于此。民国初改为县佐。
即罗梭江。在今云南省南部。为澜沧江支流。源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北磨黑镇春木箐,上源称勐先河,至思茅市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一带称曼脑江,进入勐腊县后称小黑江,经勐仑镇称南斑江或罗梭江,西南流入澜沧
即1935—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析置靖边县。治所在青杨岔(今陕西靖边县东南青阳岔镇)。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37年由陕西省靖边县东部析置。1938年初撤销,仍并入靖边县。
在今广东新兴县北、高要市西南。《元和志》卷34广州新会县:“利山在县南一百七十里。上多沉香木。”《寰宇记》卷163新州新兴县:利山“在新会县东(按:当西之误)一百七里。《南越志》云,此山多沉香木”。《
即今甘肃岷县东马坞乡。清康熙《岷州志》卷4集场:有马坞集。集镇名。在甘肃省岷县东部。马坞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450。明始称马坞镇。因古为贩马集市得名。产当归。有食品加工厂。为与礼县、武山县接壤处的重
金改西京道置,治所在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北,内蒙古多伦,河北赤城以西,乌加河以东地区。蒙古废。金以西京道改置,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相当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山西省雁
即今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西北夏垫镇。《明史·地理志》 通州三河县: “西有泥洼铺巡检司,后移于夏店铺。” 即此。集镇名。在安徽省长丰县南部。夏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000。主产油菜籽、棉花、花生。有砖
在今山西和顺县西。 《方舆纪要》 卷43和顺县: 㟦山 “在县西八十里”。
在今河北宣化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天德山在“司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宣化府三》:天德山“叠嶂层峦,胜致不一,夕阳时更觉烟霞绚烂”。
清置,属太谷县。即今山西太谷县东北四十三里范村镇。乾隆四十三年 (1778) 设主簿驻此。民国时设县佐。在山西省太谷县东北部。面积303.4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范村,人口 2680。原
在今广西靖西县西南龙邦镇东南。《清一统志·镇安府》 “频峒隘”条内:上勾隘“在(归顺)州西南七十里,皆接越南高平府界。有兵防守”。同治《广西通志》卷125上勾隘“两山峙立,中成夹道,扼要处砌石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