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首渠

龙首渠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西汉武帝时开凿。自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引洛水东南流,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水。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下,土松渠岸易崩,乃凿井在井下开渠通水,长十余里。历十余年始通。《史记·河渠书》 谓“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北周时重加修浚。至唐仅存尾闾一段,称为干坑,即今人民引洛渠的前身。

②隋文帝为营建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解决东城和苑内用水而开凿。宋敏求《长安志》卷11:“龙首渠一名浐水渠,隋开皇三年, 自东南龙首堰下,分支浐水,北流至长乐坡西北,分为二渠:东渠北流入苑;西渠屈而西南流,经通化门南,西流入城,经永嘉坊,又西南流经兴庆宫,又西流注胜业坊、崇仁坊、景龙观, 又西入皇城,径少府监南,屈而北流,又径都水监、太仆寺、内坊之西,又北流出城。”其后历代屡有疏浚或扩建,水道及引水口亦有改变。今城外故道尚有若干遗迹存在。


(1)汉武帝时为灌溉今陕西省北洛河下游东岸一万多顷咸卤地而开凿。相传开凿时掘到龙骨,故名。自今澄城县西南引洛河东南流,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河。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下,土松渠岸易崩,乃凿井在地下开渠通水,长十余里,为我国第一条地下井渠。北周时重加修浚。唐废。(2)隋开皇三年(583年)为营建大兴城、解决东城及内苑用水而开凿。自长安城东马头埪(今马登空村)引浐水北流,至长乐坡附近分为二渠,东渠西流入内苑及大明宫,西渠西流入皇城、宫城。唐、明、清均有疏浚及发展。今存城外故道遗迹。


猜你喜欢

  • 芦墟

    即今广西宾阳县治宾州镇。明万历《宾州志》卷3:芦墟在“城南八里”。1950年宾阳县迁治于此。

  • 虎岭寨

    在今福建龙岩市西。《清一统志·龙岩州》: 虎岭寨 “在州西门外。宋置巡司。久废”。在今福建省龙岩市西。宋置巡检司于此。

  • 屈家岭遗址

    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六十里屈家岭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座落在青木垱河与青木河交汇的山丘岗地。面积40万平方米。1955—1957年两次发掘,文化层堆积3米左右,发现有房屋、窖穴、墓葬等遗址。出土遗物

  • 湘东市

    即今江西萍乡市西湘东镇。《清一统志·袁州府》 “江西市” 条: “湘东市,在 (萍乡) 县西三十里。旧有湘东驿,宋建炎中移于黄花渡。”

  • 塔岭

    ①在今浙江桐庐县西,接淳安县界。宋 《淳熙严州图经》 卷3淳安县: 县境 “东北到分水县界八十六里,以塔岭为界”。②在今广东始兴县西。《方舆纪要》 卷 102始兴县: 塔岭 “在县西十里。巍然耸峙,上

  • 索宗

    即索克宗。治所即今西藏索县。1916年置,治今西藏自治区索县嘎切塘。1960年撤销,改设索县。

  • 西路中右翼左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右翼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其其格南。

  • 垂葭

    又名郹氏。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春秋》: 定公十三年 (前497),“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即此。古邑名。又称郹氏。春秋卫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西南。《左传》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齐

  • 王祥河

    即孝水。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清一统志·河南府一》:孝水“俗谓之王祥河。盖因近祥墓而名”。

  • 匪平川

    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南。《旧唐书·地理志》: 悉州 “载初元年移治匪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