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御卿
官名。元朝中御府长官,正三品。
官名。元朝中御府长官,正三品。
宫廷作坊名。清置,属内务府广储司。掌制作冠帽,设领催三人,做帽女工二十人。
官署名。魏晋南北朝尚书台(省)诸曹之一。职掌全国粮食仓储出纳之政令、帐目。长官为郎(郎中),资深者称侍郎。魏晋南朝隶度支尚书,北魏前期设尚书为长官,直属尚书省,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后复为郎
官名。又称“邦司寇”。战国魏置。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掌刑徒及督造兵器。魏惠王九年(前361)迁都大梁,故名。《三代吉金文存》卷三第四三页:“(梁)廿又七年, 大(梁)司寇
官名。为东汉长公主属官。为管理公主车马的官,与一般公主府中的公主仆同。
见“绣衣直指使者”。官名,即绣衣御史。详“绣衣御史”条。
杂任职名。唐置,职掌同州“司法参军事”参见该条。
官名。宋朝初年,大军出征置。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行营副都总管。
官名。周朝置。掌祭祀祝祷的官员。《逸周书·尝麦》: “少祝导王,亚祝迎王,降阶即假于大宗、少宗”。
唐朝称五品以上的武官等为六参官。唐制,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号称六参官,因其一月朝参六次。唐制,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参,号称六参官。意谓每月六次朝见皇帝。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武藏中大夫司刀盾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