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兀良哈三卫指挥使司

兀良哈三卫指挥使司

官署名,亦为政区名。明洪武三年 (公元1370年)元顺帝死于应昌,其继承者仍称大元皇帝,史称北元。其时散居在今西辽河、老哈河边及其以北的是兀良哈各部,其地为纳哈出领地。洪武二十(公元1387年)纳哈出归降,次年元辽王、宁王等亦归降,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遂于纳哈出领地内设兀良哈三卫:泰宁卫,在今洮安县附近,为元末台州千户所故地,封元宗室辽王阿礼失里为该卫指挥使;福余卫,在今齐齐哈尔市附近,为元末灰亦儿千户所故地,封惠宁王海撒男达奚为该卫指挥同知;朵颜卫,在今洮儿河上游,为元末兀良哈千户所故地,封朵颜元帅脱鲁忽察儿为该卫指挥同知。兀良哈三卫隶属于明代宁王所统辖的大宁都司。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时,兀良哈三卫曾为其效力,成祖即位后迁封宁王于江西,迁大宁都司于保定,将大宁卫的土地赐给兀良哈三卫以作报酬,并封兀良哈各部大小酋长为都督、指挥、千户、百户等官,每年供给他们耕牛、农具、种子、布帛、酒食等。奴儿干都司成立后,兀良哈三卫改隶于该都司。

猜你喜欢

  • 屯监

    ①官署名。西魏始置,掌屯田。《周书·薛善传》:“时欲广置屯田以供军费,乃除(善)司农少卿,领同州夏阳县二十屯监。”隋朝畿内所置隶司农寺,畿外所置隶诸州。唐朝皆隶司农寺。②官名。隋朝诸屯监各置一人为长官

  • 开稻田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遣中书令张九龄充河南开稻田使,于许、豫、陈、亳等州置水屯。

  • 庙干

    流外官名。唐制于太常寺汾祠署置二人,三皇五帝以前帝王、三皇、五帝、周文王、周武王、汉高祖、两京武成王庙各置二人,国子学置二人,均为流外九品,掌守庙之事。

  • 阿舍勃极烈

    官名。金太宗天会二年 (1124)置,即副勃极烈,以谩都诃充任,参议国政。次年,谩都诃死,官废。

  • 宗属寺

    官署名。渤海国置,有大令、少令。

  • 官计

    周朝考察核计官吏政绩的制度。《周礼·天官 ·太宰》: “八曰官计,以弊邦治。”郑玄注: “官计,谓小宰之六计,所以断群吏之治。”

  • 虎贲右陛长

    官名,汉置,俸比六百石,掌虎贲郎值班,朝会在殿中。见《后汉书·百官志》,参看“虎贲中郎将”条。

  • 文昌

    六部尚书别称。

  • 试用

    官员在正式任命前先试用,看能否胜任此职,叫“试用”。《汉书·东方朔传》:“朔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因自讼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出师表》:“将军何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

  • 蚕官令

    官名,汉置,掌蚕事祭祀。详“蚕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