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户之君
千户之君,即食邑千户的列侯之别称,也称千户侯。《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人,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封者食租税,税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则二十万。”
千户之君,即食邑千户的列侯之别称,也称千户侯。《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人,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封者食租税,税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则二十万。”
宋朝乡兵统兵,官名。南宋初年,诸路州军忠义巡社乡兵,每十人为一甲,五甲为一队,四队为一部,于本部推择一人为部长。官名。中华民国置,为中央各部的长官;相当清朝各部的尚书、民国前各部的“总长”。
秦代考课官吏在品德方面的标准。据《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记载,五善指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五失指奢侈超过限度,妄自高大,擅自决断,犯上弗知害,轻士人而重钱财。
指匈奴左部句龙王。掌领其部人众兵马。大人指王。《后汉书·孝顺帝纪》:“南匈奴左部句龙大人吾斯车纽等叛。”“句龙吾斯等东引乌桓,西收羌胡,寇上郡,立车纽为单于。冬十一月辛巳,遣使匈奴中郎将张耽击破之,车
官名。北齐至唐置,掌园艺之事。见“典仓署令丞”。
即“举状”。
吏名。东汉、三国、晋朝置,为郡府低级散吏。设员不定,类似门下客。亦称循行。官名,也简称循行,汉置,为门下散职,无定员,无固定职事,类似门下客,地位在门下书佐之下,在小史、门干之上,魏晋沿置。《三国志·
官名。西汉置,《汉书·景十三王传》记广川惠王越有永巷仆射,为主后宫妇女之宫。
官名。北齐置,为三京县令之一、参见“邺县令”。
宋朝诸州役职名。又称知后典。掌受付州县之间往来文书。
审刑院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