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仪署令
官名。即“司仪令”。
官名。即“司仪令”。
官名。南宋太医局置,以京官充任,从八品,为太医局次官,位在判太医局下。
武官名。见“大详稳司”。
宫女名号。唐置,属宫闱局,员额五十人,掌宫内杂使。
官名。东汉末设置,职典选举。幽州牧刘焉以魏攸为之,见《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注引《魏氏春秋》。荆州牧刘表以传巽为之,见《后汉书·刘表传》。
皇帝的省称,封建帝国最高的统治者。《史记·秦始皇本纪》:“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汉书·高帝纪下》:“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后汉书·百官志》:
北齐郡主簿名目之一。见“郡迎新主簿”。
州门下吏名。南朝宋置,见“记室书佐”。
清朝八旗中掌交马、牧马与畜牧事务之机构。设参领十六人,章京三十二人、骁骑校五十六人。凡马册之咨部者立限,各营之支领者皆附焉。另设管理马圈参领三十二人,章京三十二人,骁骑校四十八人,掌理圈务。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以禳祷之术治疗疾病。《论语·子路》: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管子·权修》: “上恃龟筮,好用巫医,则鬼神聚崇。”
官名。南诏官,主仓廪,由清平官、酋望、大军将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