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城门中士、下士

城门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司门下大夫二人,郑玄注:“司门若今城门校尉,主王城十二门。”北周依《周礼》,司门下大夫所属有城门中士一人,正二命;城门下士一人,正一命。掌皇城十二门之禁令。

猜你喜欢

  • 六参官

    唐朝称五品以上的武官等为六参官。唐制,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号称六参官,因其一月朝参六次。唐制,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参,号称六参官。意谓每月六次朝见皇帝。

  • 东市署丞

    官名。北齐置。东市署次官,佐东市署令掌邺城东市的事务。

  • 中监典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紫极、光兴中监典四品,宣融便殿中监典五品。

  • 地方法院院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 为地方法院的主官, 见“地方法院”。

  • 集贤院知书官

    官名。唐置,属集贤院,员额八人,掌分四库书。

  • 捕盗司

    官署名。金朝置。掌捕盗。设于诸府下。

  • 天策上将

    官名,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太宗平定洛阳后置,掌国之征讨,总判府事。其官有长史一人,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军谘祭酒二人及主簿、录事、记室、功曹参军、兵曹参军事等官。见《旧唐书·职官一》

  • 散县伯

    爵位名。北齐置,秩从三品,地位在开国县伯之下,开国县子之上。

  • 士曹参军、行参军

    官名。见“公府士曹”。

  • 中宫护卫

    官名。金置,属卫尉司。员额三十人,为皇后常侍官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