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也写作翕侯,西汉时西域乌孙国置,犹汉之将军,掌征伐。《汉书·辛庆忌传》:“少以父任为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阵却敌。”参看“翕侯”条。
官名。金于太常寺设大乐署,兼鼓吹署职掌。有令,从六品及丞,从七品。掌调和律吕,教习音声并施用之法。属官有乐工部籍直长、大乐正、大乐副正。并有乐工一百人。元中统五年(公元124年) 于太常礼仪院置大乐署
官名。即汾祠令。
官名。为天朝典官,掌下关的稽查与税收事务。参见“提中关”。
官名。南朝陈置。《陈书·儒林·沈志道传》:“解褐扬州主簿,寻兼文林著士。”
旧时长官出行时,属员及仆人在两旁垂手侍立,以示恭敬,称站班。
官名。三国魏王国置。员一人,六品。官名,三国魏置,掌辅佐。员一人,六品。
官名。南宋以吏部郎官改称,参掌尚书右选之事。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所置四方使者署属官,每署一员,掌其方小大次序。
官名,金朝置。从六品,掌卤簿仪仗车辂法服等事。见《金史百官二》。官名。金代兵部所属有法物库,掌卤簿、仪仗、车辂、法服等事。主官为法物库使,从六品;有副使,从七品;直长,正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