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辽朝置,负责钱币铸造等事。
清朝对地方州县中吏目、典史之别称。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皇城副使置,为从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西夏后期亦置,品阶不详。官名。宋代武职诸司有正使、副使,徽宗政和改新官名,正使称大夫,副使称郎。武功郎旧为诸司副
见“漕试”。宋代科举考试方式之一,即“漕试”,见该条。
清朝授官班秩之一。指同品级官员改补之班次。其途有: 开列改者,八旗武职奉特旨改用文职者,奉旨记名改者,拣选引见改者,保送考试引见改者,以甄别改者,以呈明愿改者,等等。满洲、蒙古外任降调至从六品以下者,
即“昔宝赤”。
官名。明清设置,参议通政使司事务。见“通政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统领南皮室军。设详稳等职。
官名。元朝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隶乌思藏宣慰司,治所在今西藏日喀则县霞炉乡。
官名。北魏置,详“镇副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