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官名。(1) 春秋始置,战国沿置。或称将军。军队主帅。《孙子·作战篇》: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2) 百人之长。又称“百将”。战国秦置。《商君书·境内》: “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3) 曲氏高昌国置。位在参军下,吏上。② 军队编制单位。宋朝神宗时部分军队实行将兵法,以不同番号的禁军指挥,混合组成将的编制。下设部,部下设队。兵力自数千至万余人。番号以路分为名,依次编排。统兵官有正将、副将各一,下设押队使臣、训练官、部将、队将等。南宋时,为各屯驻大军第二级军队编制单位,隶属于军。


统兵之官。东周已有,晋置三军之将,为军队主帅;《吕氏春秋·审分览·执一》:“军必有将。”所帅人数不等,《尉僚子·制谈》:“百人一卒,千人一司马,万人一将。”《商君书·境内》:“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秦、汉皆置,秦汉间还分上将、亚将、末将。汉朝有的还冠以兵种之称,如骑将、弩将、厩将、重将等。宋有正将、副将、部将、队将。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历代职官表·卷五提督总兵副将》。

猜你喜欢

  • 贝勒一法一旦尼达

    即“贝勒依法依旦尼达”。

  • 直言极谏科

    察举科目名,汉朝置此科,征求直言极谏之士为臣。《汉书·文帝纪》:“(十五年)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

  • 督关将军

    官名。太平天国于沿江各埠设税关征收商税,各官的主官其官阶为职同将军,概称为督关将军,知非子《金陵杂记》说:“自太平府以至武昌,贼匪分设伪关太平、芜湖、安庆、九江、武穴、武昌共六处,每处派贼目一名,率群

  • 东台御史

    官署名。御史台是官署,其长官是御史大夫,正三品,负责纠察百官。见《新唐书·百官三·御史台》。唐朝建都长安,而洛阳也有“留台”,故称在洛阳的御史台为东台御史,在长安的御史台为西台御史。见《演繁露》。

  • 捧日都指挥使

    官名,宋置。宋代殿前司军有捧日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为其长官。见《宋史·职官六》。

  • 财务署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见该条。

  • 头面库都监

    官名。金宣徽院所属有头面库,以都监、同监为正副主官。下设本把七人。

  • 右府上士、中士

    官名。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所属有右府上士,正三命;右府中士,正二命。《周礼》无此官。《唐六典》说:“晋少府属官有左右藏令。齐梁有右藏,无左藏。北齐太府寺统左右藏令丞。”右府的职任当于左藏相同。参见“左

  • 白马将军

    三国魏将庞德的别称。因其常骑白马,故蜀兵称其为白马将军。将军,掌领兵征战。《三国志·魏书·庞德传》:“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

  • 庶正

    周朝官府正长统称。《诗经·大雅·云汉》:“鞫哉庶正,疚战冢宰,趣马师氏,膳夫左右。”官名,犹庶尹,众官之长。《诗经·大雅·云汉》:“鞫哉庶正,疚哉冢宰……以戾庶正,瞻印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