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司参政
官名。明制,布政使之下有左、右参政,秩从三品,与左、右参议共同分司诸道,掌督粮、督册、分守。清初沿置,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裁撤。参见“道员”。
官名。明制,布政使之下有左、右参政,秩从三品,与左、右参议共同分司诸道,掌督粮、督册、分守。清初沿置,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裁撤。参见“道员”。
官名。僧官。《隋书·百官志(中)》:“昭玄寺,掌诸佛教。置大统一人,统一人。”参见“都统”。
官署名。清末置,即工巡总局,见该条。
官名。元置,为太史院的副长官,秩正三品,员额二人。
辅佐。《左传·哀公十八年》: “使帅师而行,请承。”
官名 明初内府惜薪、钟鼓、宝钞、混堂四司皆置,左、右各一人,从五品,为司正之贰。后渐革。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布宪中大夫司寤中士佐官,正一命。
兼行天水太守之职事。《后汉书·冯异传》:“帝复令异行天水太守事。”郡太守,掌治其郡。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二领民庶长,唐朝人修北朝史时因避讳改。视从五品。
武官名。金元时兵马司的正副主官,见“兵马司”。
官名。辽朝南面官,又称“东京户部使司判官”。户部使司官员,协助户部使处理日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