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谟阁
宋朝阁名。哲宗元符元年(1098)建,以藏神宗御制文集。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一度改名熙明阁,同年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贴职。南宋复于临安府建。
宗阁名。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建,收藏神宗御制文集。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改名熙明阁,同年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职。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复为显谟阁,学士、直学士、待制,地位在宝文阁学士、直学士、待制之下。
宋朝阁名。哲宗元符元年(1098)建,以藏神宗御制文集。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一度改名熙明阁,同年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贴职。南宋复于临安府建。
宗阁名。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建,收藏神宗御制文集。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改名熙明阁,同年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职。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复为显谟阁,学士、直学士、待制,地位在宝文阁学士、直学士、待制之下。
选举制度。宋朝贡举考试名目之一。又称漕举。仁宗时,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后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举人、宗女夫等,举行考试,成为制度。试法同州
官名。为天朝典官,掌头关的稽查与税收事务。参见“提中关”。
见“怯薛”。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明制,经考察属于贪酷的官吏,削除其名籍,使为平民,称为削职为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 属文类科目。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诏举,袁晖等二人及第。
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四品。
即“和硕额驸”。
官名。太子典膳局长官,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太子典膳监置,二员,正六品上,掌东宫进膳、尝食,每夕更直于厨。
官名。隋文帝置度支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度支员外郎”,见该条。
散阶称号。清朝乾隆二十年 (1755),改明威将军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四品之封赠。三十二年,属八旗者正四品亦封此。五十一年,改为昭武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