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步兵校尉

步兵校尉

官名。①西汉武帝始置,为北军八校尉之一,秩二千石,位次列卿,属官有丞、司马等。领上林苑门屯兵,戍卫京师,兼任征伐。东汉为北军五校尉之一,秩比二千石,隶北军中候。掌宿卫禁兵,有司马一员。当时五校尉所掌北军五营为京师主要的常备禁军,故地位亲要,官显职闲,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多以京室外戚近臣充任。三国两晋南北朝沿置,魏、西晋隶中领军(领军将军),领宿卫营兵,四品。东晋初犹领营兵。其时别置二卫、四军诸禁军掌宿卫,五校职任渐轻。后罢其兵,旋省其官。十六国多置。南朝复置,为皇帝的侍卫武官,不领营兵,仍隶中领军(领军将军),用以安置勋旧武臣。宋四品,梁七班,陈六品、千石。或说梁改步骑校尉。北魏初领营兵,位次列卿,后罢其兵,成为武臣散官,无职掌,定员二十人。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中,二十三年改五品。北齐员二十人,隶领军府所辖左、右卫府。从四品。② 南朝为东宫三校之一。见“太子步兵校尉”。③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令鹰扬府每府置二员,领步兵,正六品,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罢。


官名,西汉置,秩二千石,掌上林苑屯兵。东汉时俸比二千石,掌宿卫兵。西汉时有丞,有司马;东汉时有司马无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后汉书·百官志四·北军中候》。其后,魏晋沿置。隋朝鹰扬府也置,掌领步兵。唐废。

猜你喜欢

  • 左右骁卫

    (1)隋炀帝时府兵十二卫中的两卫。本为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所置的备身府,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置,掌领外军宿卫, 所领府兵称豹骑卫士。设官同“左右翊卫”,见该条。(2)唐代府兵十六卫中的两

  • 弥宗

    官名。周朝置。《逸周书·王会》:“为诸侯之有疾病者,阼阶之南祝淮氏,荣氏次之,珪瓒次之,皆西面,弥宗旁之。”孔晁注:“弥宗,官名。”

  • 地方警察局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在省会或商埠地方设警察厅,在次要商埠,无设警察厅必要的,得设规模较小的局。依照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十月十三日内务部呈准公布的《地方警察局组织章程》规定,设局长一人,承省警务处

  • 祁连

    祁连将军的省称。《汉书·匈奴传上》:“祁连将军出塞千六百里,至鸡秩山,斩首捕虏十九级,获牛马羊百余。逢汉使匈奴还者冉弘等,言鸡秩山西有虏众,祁连即戒弘,使言无虏,欲还兵。御史属公孙益寿谏,以为不可,祁

  • 放榜

    科举考试后,公布录取名单称为放榜。《唐摭言》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引杜牧诗: “东都放榜未花开, 三十三人走马回。”又《南部新书》说:“唐大中以来,礼部放榜岁取二、三人姓氏稀僻者,谓之色目。”

  • 司均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司均上士佐官,正二命。

  • 乡男

    爵位名。北周置,地位在县男之下,命数未详。

  • 书画局都监

    官名。金置,见“书画局”。

  • 阏氏

    汉时匈奴国君单于的正妻称阏氏,相当汉族的皇后。《汉书·匈奴传上》:“阏氏生少子。”注:“师古曰:阏氏,匈奴皇后号也。”《汉书·韩王信传》:“匈奴围上,上乃使人厚遗瘀氏。阏氏说冒顿曰:今得汉地,犹不能居

  • 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官名。国民党政府时期设置,见“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