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温禺鞮王

温禺鞮王

匈奴官名。分左、右,与左右日逐王、左右渐将王,统称六角。见《后汉书·南匈奴传》。


汉时匈奴王名,简称“温禺”,详“温禺”条。

猜你喜欢

  • 督运都御史

    官名。明宣德中置,见“督运侍郎”。

  • 五院

    唐代五个官署总称,即御史台监察、殿中、侍御史、中丞、大夫五官署。唐代李绰《尚书故实》:“台仪自大夫已下至监察,通谓之五院御史。”

  • 直荡副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荡属官,负责舆驾出入之侍卫,从五品上。

  • 中秘书

    官署名。北魏置。《魏书·李诉传》: “高宗即位,诉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领中秘书。”其长官为中秘书监。一说即内秘书之异称。

  • 天部大人

    官名。北魏明元帝泰常二年 (417) 置,为执掌国政的六部大人之一,由诸公担任。曾通署尚书三十六曹的崔宏首任此职,并由白马侯进爵为白马公。其下有三属官,佐其处理国家日常政务。太武帝复建尚书省后罢。

  • 都乡侯

    爵名。东汉置。凡封邑位于都乡(靠近城郊之乡)者,称都乡侯,位次于县侯,晋朝、南朝宋亦置,后多无封地。爵名,东汉置,有封地。都乡侯为乡侯的一种,封地在野者称乡侯,封地在城郊或靠近城郊的称都乡侯。位在县侯

  • 都目

    金、元首领官名。管理衙门文书等日堂公务,管辖吏员。凡由吏目升入者,可升为提控案牍,属流外职。首领官名。金元设置,为流外官。其职掌为管理衙署内文书等日常事务,管辖吏员。凡由吏目升入者,可升为提控案牍。

  • 厢都指挥使

    官名。五代至北宋禁军厢一级统兵官。宋朝禁军捧日、天武、龙卫、神卫、虎翼、骁捷等军设左、右厢,捧日和龙卫军每厢统三军,仅四千五百人或三千七百五十人; 南宋名存实亡。武官名。五代后周始置,为指挥一厢的统兵

  • 给事黄门郎

    “给事黄门侍郎”省称。官名,即“给事黄门侍郎”的省称,详“给事黄门侍郎”条。

  • 外都曹奏事中散

    官名。北魏置。内廷派驻在外都曹监察政务的官员。《魏书· 吕洛拔传》“后(吕)文祖以旧语译注《皇诰》,辞义通辩,超授阳平大守。未拜,转为外都曹奏事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