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营造司

营造司

官署名。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为“惜薪司”,顺治十八年(1661)改“内工部”,康熙十六年(1677)始称营造司。掌宫廷修缮事务。凡宫殿及庭园工程,大者会同工部办理,寻常岁修自行承办,每年定期淘挖紫禁城沟渠并拔除城上之草。由总管大臣一人值年管理,设郎中二人,员外郎八人,主事、委署主事各一人,以及笔帖式、书吏等员。又设太监若干,负责带引匠役内廷工作。下设木、铁、房、器、薪、炭六库、圆明院薪炭库及铁、漆、炮三作,分别以库掌、副库掌、库守、司匠、委署司匠等人员管理,炮作并以总管大臣一人值年管理。


官署名。清置,为内务府七司之一,掌本府修缮、及薪炭陶冶等。其官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催长、司匠等。其属有六库三作。六库为木库、铁库、器皿库、柴库、炭库、房库。三作为铁作、油漆作、花爆作。库设库长、库守;三作各设司匠、领催。见《清史稿·职官五·内务府》。

猜你喜欢

  • 执珪

    爵名。同“执圭”。春秋战国楚置。《吕氏春秋·异宝》:“楚国之法,得五 (伍) 员者,爵执珪,禄百担,金千镒。”1、爵名,东周、秦、汉初有此爵,也称上执珪,也写作“执圭”。《战国策·楚策一》:“楚尝与秦

  • 牸羊局

    官署名。北齐置, 设都尉。 管理母羊之牧养。隶太仆寺司羊署。

  • 五井盐课提举司

    官署名。明朝置,治所在云南大理府(今云南大理),掌该处食盐生产、税课、运销之政。设提举一人,从五品,同提举一人,从六品,副提举无定员,从七品,及各井盐课司、各盐仓大使、副使等职。

  • 内务府包衣缺

    清朝官缺之一。亦称内务府包衣官缺。指专为具有内务府包衣身分之官员所设之额缺。有内务府郎中以下,未入流以上之额缺,皆由总管内务府大臣于内务府包衣内保题拣选,不准推升部院缺。惟坐办堂郎中、总理六库事务郎中

  • 南北互调

    官员任用限制之一。此制实行于明初,见“回避”。

  • 调查法权筹备委员会

    外交部直属机构。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十二月八日公布《调查法权筹备委员会章程》成立调查法权筹备委员会,以为美、日等八国政府代表前来考察中国司法现状,调查法权作筹备工作。委员会以出席调查法权会议的

  • 司功书佐

    官名,隋初州置功曹参军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以州统县,改功曹参军事为司功参军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改州为郡,改司功参军事为司功书佐。参见“司功参军事”。

  • 汴河堤岸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导洛水入汴河,置导洛通汴司,设都大提举总领其事。三年,改汴河堤岸司,仍设都大提举。八年,令隶都水监。

  • 总检察厅检察官

    官名。清末总检察厅属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六人,正五品,奏补。分任本厅检察事宜。

  • 中台左相

    官名。见“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