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西域假司马

西域假司马

官名,为西域都护或长史属官,掌领兵护西城诸国。假:代理,没正式任命为某官时称“”;正式任命为某官时去“”字。《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西域假司马班超击姑墨,大破之。”“西域假司马班超击疏勒,破之。”明帝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班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多斩首而还。窦固以为能,遣班超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见《后汉书·班超传》)。参看“西域都护”、“西域长史”条。

猜你喜欢

  • 噶布什贤壮达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前锋校”。

  • 磨勘幕职州县官院

    见“磨勘院”。

  • 武德使

    见“皇城司”。

  • 厩苑官啬夫

    官名,又名厩啬夫、厩苑啬夫,秦汉皆置,为县属吏,主马厩,掌养马。参看“啬夫”、“厩啬夫”条。

  • 廊下食使

    官名。唐置,由殿中侍御史二人充任,属御史台殿院。唐制,常朝日百官奏事完毕,陈列于朝堂的仪仗队先行撤走。撤仪仗后接着是议政,议政时唯留下宰臣和记注官,其余官员皆鱼贯而出, 在廊庑之下由光禄寺供给午餐,

  • 城门令史

    官名,汉置,为城门候的下属官吏,掌文书,俸百石。《汉书·王莽传》:“王兴者,故城门令史。”

  • 国子司业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于国子监始置,为次官,一员,从四品。唐高祖武德(618—626)初省,太宗贞观六年(632) 复置,从四品下,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名少司成,咸亨元年(670) 复

  • 县司寇

    官名。春秋时县的属官,掌司法。

  • 流外官

    官制用语。唐朝称流外铨所管选人为流外官,如六品以下,九品以上官之子及州县佐吏,以其未入九流故称。

  • 筑氏

    官名。《周礼》冬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制作书写工具曲刀的工官。《周礼·冬官·考工记》:“筑氏为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