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贴黄

贴黄

①公文制度。唐朝敕书皆用黄纸,下两省议决,凡有更改,再以黄纸贴之,故名。宋朝奏状、札子皆用白纸,有意所未尽,别以黄纸书写附贴于后,亦名。明崇祯时 (1628—1644) 由官员本人摘取奏疏要点,书于黄纸,贴附奏疏之后,以备览阅。清沿明制。其纸非黄色,而沿用旧称。通本均用,部本只刑部用。凡公文以黄绫、黄纸书便笺呈上者,亦称。②官吏档案制度。亦称写黄、续黄。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定,凡任命官员,用黄纸二份,书写年月、乡贯、出身,各置文簿附贴,分内外二种。每年十二月通类具奏,赴内府用宝,一送印绶监收掌,一送内府铜柜收存。遇官吏开调改降,则续写附贴。

猜你喜欢

  • 右侍伯中大夫

    官名。北周置。统所部禁军,负侍卫之责。亦省称右侍伯。武帝宣政元年(578),苏慈自前侍伯中大夫迁此。正五命。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四○九《苏慈墓志》。

  • 王国太医

    官名。西汉置,《史记·仓公列传》中提到有“齐太医”、“齐王侍医”,均为王国主医药之官。

  • 催辖纲运官

    见“催纲官”。

  • 板参军

    官名。南朝陈时参军称谓的一种。见“正参军”。

  • 行中书省丞相

    官名。元置,见“行中书省”。

  • 内客省使

    官名。宋初置,属横班诸司使,为武臣、内侍迁转之阶。太祖乾德二年(964),定为视三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及内侍官名,改为通侍大夫。班官名。宋置,无职掌,为内侍与武臣高级阶官。政和二年(公

  • 航空事务处

    民用航空机构。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北洋政府设置,至十一年(公元1922年)改为航空署。见“航空署督办”。

  • 立国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置·《汉书·王莽传》:“轻车将军成武侯孙建为立国将军、成新公。”杂号将军名,王莽封轻车将军孙建为立国将军。凡将军皆掌征伐。见《后汉书·光武帝纪》、《汉书·王莽传》。

  • 勇骑将军

    官名。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 刊正将军名号时置,列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八班。陈沿置,拟八品,比秩六百石。

  • 左牝丞

    官名。北齐置。详见“左牝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