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工局
官署名。明朝内府宦官衙门,为八局之一。掌造各种旗、伞、幡、扇、氅及衣服等。设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多员,皆以宦官为之。
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造宫中衣服。每年分发给内使、小火者冬衣夏衣一次,遇辰年、戌年冬散铺盖银一次。凡宫中做法事,扬幡桌围等件均由本局制作。凡内官曾赐蟒衣退出宫及病故者,各具本交还本局。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下设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固定员额。
官署名。明朝内府宦官衙门,为八局之一。掌造各种旗、伞、幡、扇、氅及衣服等。设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多员,皆以宦官为之。
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造宫中衣服。每年分发给内使、小火者冬衣夏衣一次,遇辰年、戌年冬散铺盖银一次。凡宫中做法事,扬幡桌围等件均由本局制作。凡内官曾赐蟒衣退出宫及病故者,各具本交还本局。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下设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固定员额。
见“京通十三仓场监督”。
官名。北魏置。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六四之 二《元夫人赵光墓志》: “(夫人嫁)昭成皇帝之胤,散骑常侍,内大羽真、太尉公,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冀州刺史,比陵王孙。”
官场用语。宋朝官员建立功勋,朝廷特予升迁官职、差遣,称为旌擢。
官名。清朝宗人府所属左、右二司之副长官。佐理事官掌左、右二司事。雍正二年(1724)改员外郎设。左、右司各二人,从五品,以宗室充任。
官名。汉代置,属京兆尹。《汉书·张敞传》记张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颜师古注:“贼捕掾,主捕贼者也。絮,姓也。”
捐官之执照。清制,凡由捐纳而得官位者,由吏部发一执照,以为凭证。亦称“部照”。
官名。元置,为中政院的佐官。见“中政院”。
官名。即“司录参军事”。官名。(1)唐开元初改三京府及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兴德六府的录事参军为司录参军,都督府及诸州仍为录事参军。宋承唐制,诸州称录事参军,诸府称司录参军(惟临安府称录事参军
直秘阁简称。
官名。汉朝侍奉皇帝车驾出行的郎官。《汉书·刘向传》: “以父德任为辇郎”。官名。宫中引辇的官。《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年十二,以父德任为辇郎。”注:“辇郎,如今引御辇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