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敌
明末兵器。以火药、硝黄、毒物、丸弹填入空心泥团,再置于泥桶中,附以长引火线。守城时点燃引线,将桶吊下,或自城上抛下,以炸攻城之敌。
万人敌
明末兵器。以火药、硝黄、毒物、丸弹填入空心泥团,再置于泥桶中,附以长引火线。守城时点燃引线,将桶吊下,或自城上抛下,以炸攻城之敌。
万人敌
北宋雍熙二年(985)改两浙西、南路置。治福州(今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元至元十五年(1278)废。
刑法名目。即处死人犯之刑罚。历代规定不同,但均为刑罚中之最重者。唐律定为“五刑”之五。分绞与斩二等。死刑执行日期在秋冬二季,即秋分以后,立春以前,非此期不得执行。但犯*恶逆以上及奴婢、部曲杀主者则无限
①秦置。治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高帝立中子刘恒为代王,都此。北魏移治今榆次市东,北齐天保中又移治今榆次市。秦至北周皆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榆次县。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平陆县置。治今山东
1391—1478明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字用明。永乐举人。授蒲圻教谕。擢御史,巡按湖广,改湖湘男女婚嫁过晚(年逾三十)之俗。后按广东,增设屯田佥事。正统时升山西左参政。土木之变后,举兵勤王。景泰初官
霸或作魄。周代历法名词。月相之一。近代王国维认为古人分一月之日为四分,既生霸为八、九日至十四、五日。也有学者主张定点说,如以既生霸为初三或初四日,还有别的不同说法。
书名。北宋司马光编撰。十卷。系合晋李轨,唐柳宗元,宋宋咸、吴秘四家注,增己说而成。撷取扬雄思想中之有神论,加以发挥,阐述注者之天道观。认为天有意志,全知全能。宣称道德仁义礼皆“天性自然,不可增损”。有
清代漕项之一。行粮,为士兵出征所领之口粮;月粮,为兵士平时所领之口粮。漕运各卫所领运千总及运军在出运之年每人支行粮二石四斗至三石有差,运军复每年支月粮九石六斗至十二石有差,均在征收漕粮之同时征收。
即“宇文泰”。
书名。一名《靖海纪》。清施琅撰。二卷。成书于康熙年间。是书集中收录了施琅进军台湾、澎湖及其善后措施的奏疏。始自康熙六年(1667),止于三十七年。卷内皆有疏题,另有序、赋、跋、传、碑文等,是研究康熙规
秦汉男子到一定年龄登记姓名于版籍,亦称占著名数。官府据此征发徭役。傅籍年龄各代不一,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秦人年十七即傅籍。《汉书·景帝纪》:前二年(前155),“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