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
地区名。元、明时广西称左右二江(即郁江、黔江)流域为两江。两江多瑶、僮族聚落,称两江溪洞。元置两广两江道宣慰司。清初合称江南、江西两省为“两江”。康熙六年(1667)后江南省虽已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但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总督仍称两江总督。
地区名。元、明时广西称左右二江(即郁江、黔江)流域为两江。两江多瑶、僮族聚落,称两江溪洞。元置两广两江道宣慰司。清初合称江南、江西两省为“两江”。康熙六年(1667)后江南省虽已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但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总督仍称两江总督。
学校名。即大通师范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革命党人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于浙江绍兴城内的豫仓(一说在古贡院前)。推徐锡麟为监督。招收浙江金华、处州等地的会党头目,灌输革命思想,施以短期的军
明代指北京城内一般的集市,以别于由宫廷开设之内市而称。
亦作蒲寿畊。宋末元初泉州(今属福建)人。祖先为阿拉伯人,原居广州,后徙居泉州,世代以经营海上贸易为业。南宋末,为福建广东招抚使,兼提举市舶。元至元十三年(1276)冬,以泉州降元,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春秋郑邑,后为周地。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王取邬、刘、、邘之田于郑”,即此。
清代铸钱机构之统称。参见“铸局”。
唐垂拱三年(687)析麻阳县置。治今湖南凤凰县西南。属锦州。五代以后废。
?—1667清汉军镶红旗人,字捷轩。顺治中由贡生授郑州知州,累迁直隶巡抚,兼理原顺天巡抚事。康熙五年(1666)因请停镶黄、正白两旗换地事革职,后被鳌拜矫旨处绞,籍没。
明辽东边堡之一。成化四年(1468)置。位于今辽宁凤城、桓仁两县交界处。为控制女真人犯明境的战略要地。亦为明末新辟马市之一。
太行八陉之一。在今河北易县西北。为河北平原入太行山地要口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有子庄关,宋称金陂关,金元以来称紫荆关。
官名。西汉置,掌奉引车驾,亦常奉使外出视疾护丧。初任用士人,后多以宦官充任。十六国后赵、南朝宋皆用宦官。北魏时属中谒者仆射,亦为宦官。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